王垕不仅给他造出了产品,还给他找好了更改礼制之缘由,舒心!
但是如何改,改到何种程度,又有说法,曹操自然也要问清楚。
“你打算如何更改礼制?”
“义父!孩儿建议,天子十二驾,其余王公侯士,吏民走卒,只要不达十二驾,皆无限制!”
“嗯?”
听到王垕之言,曹操眼睛瞪的滚圆。
“这,如此,已非改进礼制,与废除车舆之制又有何异?”
不是修改,是直接打破!
车舆制度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儒家礼教的观念,是皇权特权制度和儒家等级制度之融合,皇权为父,儒家等级制度为母,二者合一,就体现在车舆制度之上。
当然,车舆制度并不是代表两者结合的全部,只是其中微小的一部分而已。
但千里之堤,这就是那个小小蚁穴。
如果能够利用此事撕开一个口子,那就可以一步步瓦解封建礼制这座大厦。
但这等于是与整个儒家,整个封建礼教为敌,王垕没有这种实力,就连曹操也没有。
士族都仅仅只是儒家的一部分势力,寒门学子,此时的读书人,全部都是儒生,而且数百年大汉,独尊儒术,想与儒家作对,这跟找死无异。
曹操紧张不已,他都被王垕吓到了。
但他不知道,王垕已经以洞察人心窥视他的底线。
缓过神来的曹操摇手道:“此事万万不可。”
王垕道:“义父,那便可退一步,天子十二驾,王公侯士八驾,吏民走卒只要不达八驾,皆无限制。不过民间用于运输之用车辆,则无驾乘限制,但只可专车专用,分为货用与乘用两种。”
曹操乃务实之人,听到王垕提出的新建议,自是要权衡利弊。
“如此,则朝堂礼制稍有变化,亦可保证于民有利。仲谋,那便明日上朝,你亲自上表,我自支持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