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夜倾寒就被他们从王府中给薅了出来。
夜倾寒有些意外,是什么卷子,能让四位堪称大儒的人,纠结到难以下定论。
他接过去一看。
卷面字迹规整,行文流畅,论点清晰,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就是,表达的思想有点非主流,甚至可以说……大逆不道。
文章立意,跟前世的《孟子》中有一章差不多,都是讲得‘民贵君轻’。
这样的文章递上去,可想而知,会引起多大轰动。
如果上面怪罪,那几名考官也要跟着遭殃,这是另外三人犹豫的原因,明哲保身。
“老辛你有点危险啊!”夜倾寒眯着眼望向辛怀仁。
本性难移,这老头儿还是那副‘愤青’的模样,自己在他家里‘痛骂’他的那番话,看起来收效甚微。
碰到什么‘不平事’,他首先想到的仍然是‘亮剑’。
早晚有一天,他要么青史留名,要么青史留灰。
骨灰的灰。
夜倾寒在房间里,踱来踱去,脸上一副思索的表情。
其余四人都在等待他的决定。
足足半盏茶,夜倾寒停下来了,大手一挥:
“交!”
四人听完,面色各有不同。
辛怀仁捋了捋稀拉拉的山羊胡,满眼赞许。而另外三人,则一脸担忧。
“不过,我要添几个字,拿笔来。”夜倾寒招呼一声,顿时有人送上笔墨。
他抬手就在这张试卷的最后,写了一行批注: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四人低声念了一遍,眼神逐渐发亮。
这短短一句话,就把这份考卷所有的精华都囊括其中了。
大才!
另外,有了这句话,夜倾寒也将所有可能的罪责,都揽在自己身上了,他要一力承担交上去的后果。
三名辅考目露感激,再无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