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葡萄牙人的态度

“新的皇帝是一位出身底层的皇帝,他经历多年厮杀之后打败了大明,他所建立的国号叫【大顺】,顺军在去年正月开始向大明发动全面进攻,现在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华夏,华夏所有人都认为大顺取代大明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艾儒略的话是相当有分量的人,他在华时间很长,对华夏的了解之深远非澳门这些躲在一隅之地的葡萄牙人所能比的。

早在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艾儒略就已经来到华夏,他曾经在澳门神学院讲授数学,但很快就于1613年到前往福建传教。

经过多年经营,艾儒略与福建知识分子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在福建发展了上万教徒,并着有《职方外纪》《乾舆图记》等着作,被福建士子们尊称为【西来孔子】。

虽然伊莎苏觉得眼前这位老资格传教士看起来怪怪的,因为艾儒略和其他长期在华传教士一样,传教的同时不知不觉也受到了儒学的影响,他的一身打扮,如果不是胸口挂着的十字架,根本看不出和寻常儒生有什么区别。

不过伊苏沙还是对艾儒略相当敬重,他恭敬地问道,“那您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办?”

艾儒略说道,“顺军很快就会抵达澳门,我们要想办法摸清大顺政权在广东的军政首脑,然后和他们搞好关系,尽可能地满足大顺对澳门的要求,以及……”

顿了顿,艾儒略咬咬牙,说道,“断绝和大明的联系,大明一定会派人来澳门寻求帮助,为了主的事业,我们必须抛弃大明对我们的恩义。”

在场葡萄牙人对于背弃大明毫无心理压力,倒是传教士托马斯皱着眉头说道,“说道主的事业,教廷那边发来的东西您怎么看?”

艾儒略断然说道,“教廷远在欧洲,对华夏一无所知,怎么能听他们瞎指挥?先拖延一段时间,然后派人去梵蒂冈和教皇说明华夏的情况,华夏不是那些蛮荒之地,这是一个伟大而古老的文明,要想在华夏发扬主的光辉,只能去迎合它而不是相反。不然我们就会被赶出华夏,教徒们也会抛弃我们。”

托马斯默然,艾儒略看起来是不打算回欧洲了,所以他可以毫无压力地批判教廷,但是托马斯这些年轻的传教士可不敢跟着附和。

现在三十年战争正处于收尾阶段,由于法国这个“天主孝子”站在了新教一方,导致欧洲的天主教势力元气大伤,新教已经完全止不住了,教皇此刻是最敏感的时刻,看谁都像异端,对于托马斯等还想回欧洲的传教士们来说,此刻必须谨言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