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李隆基与李雄的商议

想通其中的种种关节后,李雄并没有直接回答李隆基的问题。

“听说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乃是安禄山的堂弟,两地相连同属北方重地。

并且都是大权在握的一地节度使,而二人私下之间走动的十分频繁。”

说到这里后,李雄便没有再接着往下说,如果再说下去,说不定自己还会给李隆基留下一个没有容人之量的印象。

李隆基听到李雄的话后,经过一番思考后也是面露严肃的表情。

之前自己并没有注意到这方面的情况,现在经李雄这么一说,自己一番思考后也发现了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隆基看了李雄一眼以后,问出了一个似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

“你对于郭子仪和李光弼二人怎么看?”

“在小婿看来,二人都是我大唐军中的顶梁柱。”

“郭子仪虽然已经接近六十岁的高龄,可是身体十分硬朗,而且为人处事十分的到位,在朔方军中的地位不亚于任何人。”

“至于李光弼乃是典型的年少得志,而且也是将门之后,小婿虽然没有与对方接触过,但我自认远远不如对方。

并且李光弼治军严谨,带兵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也是一名难得的猛将。

虽然我二人年龄相仿,只不过小婿承蒙父皇的看重,得以掌管一地。

而对方却只能屈居人下,并且存在多地任职副节度使,在运气方面差了一点而已,但其才能不容小觑。”

听到李雄的分析后,李隆基微微颔首,目光深沉并未表露出自己到底是何想法的意思。

可是李雄知道,既然李隆基问起郭子仪和李光弼的情况,必然是有了自己的想法。

而自己通过安思顺的事情,其实也已经表达出了对安禄山的担忧,作为一名掌管大唐多年的皇帝,怎么可能听不出李雄话中的意思?

“行了,不聊这些烦心事了,今日难得你与万春公主回宫,到时便留下来一起用膳,毕竟接下来的事情多操心操心。”

“小婿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