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严武上位

听到李隆基的问话,杨国忠此刻仿佛化身了刚正不阿的宰相。

“回禀陛下,我推荐严武并非有私心,而是对方确实是有能力。

上次对南诏的战争失利后,也是对方带兵挡住了南诏国的进攻,最终,南诏见势不可违才退了回去。

而且严武此人,在军中刚正不阿,治军十分的严格,从来不攀炎附势。

为了大唐着想,微臣也不怕说出来丢人,微臣在剑南的时候便以此人不对付。

可是不得不承认,严武此人能力确实不错,就能力而言,并不比崔光远差。”

杨国忠停顿片刻后,接着说道:“所以,微臣愿意放下私人恩怨,强烈推荐严武接任剑南节度使。”

其实,杨国忠所言不差,他与严武以前确实是有过节,主要是严武看不起杨国忠的小人行径。

但是对方在大唐与南诏国的战争中,挡住了南诏国的进攻,可以说是间接的帮了杨国忠一把。

不然的话,以当时李林甫追着不放的局面,再加上如果当时南诏大军无人可挡,攻入大唐的境内进行一番烧杀抢掠,那杨国忠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虽然现在崔光远带他执行剑南节度使的职责,可是杨国忠却很看不起对方。

毕竟要不是当初他的无能,也不会致使自己被李林甫抓住把柄,从而狠狠的被出手整治了一番。

至此,杨国忠也恨上了崔光远的无能,所以现在有机会杨国忠肯定是要报复一番,更别说让对方接任自己的节度使位置了。

而一直在默默旁听的李雄,在听到杨国忠推荐严武的时候,也是不由得多看了对方两眼。

没想到杨国忠居然也有慧眼识人的一天,要知道,自从鲜于仲通开始接任剑南节度使到杨国忠这一段期间内。

剑南能拿得出手的文武就两人,一人就是现在杨国忠推荐的严武,另一人就是未来的四朝元老李泌。

至于其他人,可以说是一个不如一个,根本就上不了台面。

甚至放任了南诏国的做大,成为了大唐的另外一个心腹大患。

甚至后来发展到联合吐蕃一起进攻大唐,让大唐整个西南地区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