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尚琂不爱受约束,对这梅庄的哪哪都很好奇,常常走在梅老夫人前面,老夫人也便笑笑,并无所谓,看着孙尚琂这副模样,甚至还有些奶奶看孙女的感觉。
而孙尚琂看到这里有几间房门大开,立即上前看上一看,有两间屋室内各有十几个女子,老少皆有,都在做着织布的活,有打棉的,有纺线的、有摆弄织车的。
纺线、上定、掏勾、搡杼、过绞这些工序道道不少。
再走过旁边一间屋室,里面也有十几个女子,正聚精会神地在绣框前刺绣,只随意看了靠近门的那女子的绣品,颜色搭配醒目而不突兀,针绣上的图纹栩栩如生,光凭这草样便能卖上好价钱了,实在很难想像这些绣品若是裁成服饰该是多么漂亮。
老夫人也走上前,带着孙尚琂走到绣室里面转了一圈,这些绣娘已然在梅庄做了几年活了,动作、针线绣法、图案搭配都很熟练,老夫人一时也没觉得哪里不好,只是突然一瞥便在左边一侧的青年女子的绣品停了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夫人说道:“三娘,你绣的这幅牡丹图只有数朵,所以要极重花瓣上的细节,花瓣上的渐变色你绣的挺好,就是花心处的花蕊,你这针头用的偏大了,仔细看还是不够生动。”
那女子一听这话,有些焦急,连忙道歉道:“抱歉,老夫人,这张绣活没做好,我再重新绣一遍。”
孙尚琂凑近一看,这张绣图已然很是精美了,而那颗花蕊处的瑕疵,老夫人不说,她自己也看不出来,可就是这一点点瑕疵,这女子辛苦绣了半天的绢布便要作废,孙尚琂一下子心疼不已。
而这女子正要拆开绣框之时,老夫人说道:“慢,我想了一想,你这也算歪打正着,你用上小针线,再在这花蕊上补上一道色,这两相叠合,粗细相间,就更多了一分层次,不光救了你这幅绣品,还更生动了许多。”
这绣娘听后大喜,赶忙谢道:“多谢老夫人,多谢老夫人!”说着立马拿起一根小针,快速熟练地穿线绣活。
这一下,孙尚琂和柳湘凝两人都对着老夫人的绣工技艺、细致入微的观察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感到由衷钦佩。
孙尚琂直言道:“老夫人,难怪您能凭借这一手针绣技艺在这邯郸城立足,还能一人建起这间庄园,晚辈真是佩服。”
梅老夫人知道这是孙尚琂由衷的夸赞,只是这类话她听得太多了,所以也就没再和孙尚琂谦虚多言,只是笑笑,随即走出了绣室。
出门之后,孙尚琂回想起方才一路走来的见闻,突然有些奇怪,疑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