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何意?”赵姬开口道:“难道太后认为先王杀武安君之事,是做错了?”

华阳看出,赵姬这是给他挖陷阱。

他笑道:“错不错的,我这夫道人家哪懂这些。只是如今百姓认为先王残害忠良,若长期以往,恐对先王名声有损。”

虽然华阳说这话,是为了自身利益。

但他也没有夸大其词。

武安君白起的死,的确让秦国百姓惋惜。

更是有百姓为白起树立神像。

至于是不是对嬴稷有微词,谁也不知道。

全凭华阳这么一说。

“太后若是忧心这事,那也好办。姬这就让大王下诏,细数白起之罪责。若是还不满意,便将乱嚼舌根之人,皆数严惩。如此,太后可满意。”

“苛律重罚,又怎能抵挡悠悠之众口?”华阳不紧不慢的说道:“我倒是有一法。”

赵姬与嬴子楚相视一眼。

正戏来了。

华阳真正的目的,应该就是接下来的话。

虽然华阳还未说出口。

但赵姬已经能猜到大概。

既然提起白起之事,那接下来的打算势必是关于白起的。

白起是何人?

不仅是秦国的武安君。

还是楚系势力安插在军中的一颗钉子。

而这颗钉子,却被嬴稷拔掉。

楚系势力自然不甘心。

如今,楚系一家独大,势必要重新在军中再安插钉子。

以此来达到掌控秦国的目的。

这颗钉子,一定是与白起有关联之人。

如此,才能继承白起在军中的威望。

那么只有一个人选,那就是白起之女,白仲。

也只有她,才能继承白起的威望。

凭借白起积攒下来的威望,从而掌控军队。

华阳当真是个难缠的对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并没有着急覆灭韩系和宗族。

而是先将主意打到了军队上。

避免楚系势力彻底掌控朝堂后,嬴子楚掀桌子的可能性。

事情果然不出赵姬所料。

华阳开口道:“武安君一事,已成了定数。如今在计较谁是谁非,也无关紧要。但民之口,不得不防。总不能让百姓的胡言乱语,毁了先王的一世英名。”

不等赵姬等人接话,华阳继续说道:“听说白起有个女儿,名叫白仲。此女颇有胆识,久历战场。虽未建什么功,但也深韵兵法一道。既然百姓颇有微词,那就将被先王驱赶出咸阳的白仲,召回咸阳,加以重任,以此来堵悠悠之重口。”

“不可!”嬴子楚眉头一皱。

她也不笨,自然能看出华阳的心思。

如今,她的底牌,也只剩下蒙骛所率领的军队。

若是让白起之女白仲进入军中。

楚系势力再暗地里相助。

蒙骛势必会失去对于军队的掌控力。

到时候,她将彻底翻不了身。

“为何不可?”华阳颇有深意的看向嬴子楚。

一副你要是不说清楚,就给你好看的表情。

嬴子楚刚要说什么,却又想起死去的赵司。

她沉默了一会,最终闭上了双眼。

而此时,一旁的赵姬开口道:“大王如今欲要派兵攻打赵国,故而不可。”

转移内部矛盾最好的方式,便是对外战争。

尤其是对赵国这个死对头,发动的战争。

嬴子楚睁开双眼,转头不解的看向赵姬。

她何时要攻打赵国?

要攻打也是攻打魏国。

“攻打赵国?”华阳看向嬴子楚。

“没……没错。”

“就算攻打赵国又如何?白仲亦有统帅之能。可率军,充作先锋。”

“太后,你也说了。封赏白仲是为了堵民众悠悠之口。战场上,刀剑无眼,若是白仲不小心死在战场上,那岂不是又要遭受百姓的污蔑?”

赵姬一笑,“当然,若太后执意册封白仲,那我等也阻拦不住。”

华阳眼神中寒光一闪。

赵姬那话里的意思是威胁?

若他执意如此,便让白仲死于军中?

华阳收敛住眼神中的寒意,“讨伐赵国之事,乃是国之重事,得与众臣商议才是。”

既然凭借讨伐赵国为借口,拒绝封赏白仲。

那就让阳泉君等人出手阻止。

白仲,封也得封,不封也得封。

由不得你!

华阳甩袖离去。

“赵姬,讨伐赵国一事……。”

嬴子楚的话,还没说完。

赵姬便出声打断道:“那只是借口。我知晓你想要讨伐魏国,不仅你想,我也想。可唯有讨伐赵国,才能得到秦国上下的支持。毕竟赵国乃是秦人的死敌。”

“那我们真的要去讨伐赵国?”

“当然不,我们要借伐赵之名,讨伐魏国。”

“何意?”

“先王东出伐赵,为何而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