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此玉佩,前往咸阳城外的大同军寨,可得三千铁甲军与一些军备粮草。将那封书信交给许寇,她会全力相助于你。”赵姬笑看吕不韦,“莫要小瞧她们。”

军寨的三千铁甲军,是来秦国后新培养出来的,属于未上过战场的新兵。

“我怎敢小瞧。”吕不韦恭敬的接过玉佩和信件,“多谢公子政大恩。”

函谷关前的失败,吕不韦很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她明白,以铁甲军那武装到牙齿的军备,就算不能打赢春申君。

也不可能大败。

唯一的可能,就是为她铺路,故意诈败而已。

至于这玉佩上的政字,无疑是代表嬴政向她施恩。

好让她以后支持嬴政上位。

“文信侯心里明白便可。”赵姬再度将茶斟满。

吕不韦会意,当即告辞。

与聪明人商量事情,十分容易,但绝不轻松。

尤其是赵姬这样的聪明人。

给人足够的压力,同时又明白她的需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走出宅院,吕不韦长出了一口气。

说实话,她宁愿面对一百个芈宸。

也不愿意面对一个赵姬。

在芈宸面前,她最起码能运用圆滑的本事。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可到了赵姬面前。

三言两语便让她战战兢兢,不敢造次。

压力成倍增长。

以至于完全发挥不出圆滑的本领。

半个月后。

蒙毅与蒙恬的军队抵达了春申君二十万大军的侧翼。

春申君当即书信一封给予魏王。

魏王下令。

命令敖仓与大梁城的军队,立刻对蒙骛,蒙武展开全面进攻。

魏国的攻势凶猛。

再加上有燕国的帮助。

蒙武只能暂避锋芒,弃即将到手的邺城,转而与蒙骛会和。

这一举动,让魏王更加兴奋。

乘胜追击,与敖仓的军队,对蒙骛与蒙武的军队,形成夹击之势。

想要借此机会,消灭蒙骛与蒙武率领的秦军。

而函谷关这边。

为了提防蒙毅与蒙恬,对于攻打函谷关进行骚扰。

东周公之女,亲自带领一万余人与韩国的五万人,合计六万人对蒙毅两姐妹进行阻拦。

而春申君黄歇率领的,接近二十万的楚人大军,成了进攻函谷关的主力。

就在她如火如荼加快攻打函谷关的进度之时。

吕不韦率领的十五万大军及时赶到函谷关。

并且一封书信,交到了近日以来,垂头丧气的许寇手中。

许寇看到这封信,当即一改往日之颓废,振奋着要主动出城,袭击春申君的大营。

这封信的内容很简单。

那就是让她全力相助吕不韦,打赢这场战斗。

不仅要打赢,还要打得漂亮。

打到楚国休战为止。

并且要活捉黄歇。

就算不能活捉,也要取下黄歇的首级。

听闻吕不韦率领十五万大军前来。

若是以往的春申君定然会被吓退。

可今时不同于往日。

如今春申君正意气风发的时候。

她认为,吕不韦率领十五万军队前来支援函谷关。

定然是秦国慌了,这十五万是秦国最后一点力量。

黄歇暂停攻城攻势,转而书信一封,前往楚国求援。

楚王也很给面子。

如今优势在楚。

秦国主力部队被困于魏土。

又有魏,燕,韩,东周相助。

得天时,人和,地利。

不胜都说不过去。

楚王当即大手一挥,调派二十万大军,前往支援春申君。

韩国与东周也疯狂了。

秦楚之间,就像两个赌徒。

两人都梭哈了。

而现在,楚王明面上一手好牌。

那是楚国必赢的局面。

现在轮到她们下注了。

下的注越多,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大。

这还犹豫什么。

韩王当即举全国之兵力,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收复被秦国占领的国土。

一部分前去支援春申君,攻下函谷关。

而东周公,没有那么多兵力,只能捐粮,捐钱,摇旗呐喊,击鼓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