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丞相沉默了一会,方才开口说道:“大王,韩与东周合力,可敌秦人?”
这话,犹如一柄刀子,狠狠扎入韩王的心脏。
她光想着要不要救援东周公国。
却不曾想,血淋淋的事实就摆在眼前。
纵然韩国出兵援助东周公国,也难以抵抗秦国。
反而会引火烧身。
毕竟,秦人最爱干的事情,就是顺手把韩国揍一顿。
韩王尴尬的笑了两声,“寡人多虑矣。”
而后,她面露担忧,“可若东周公国被灭,秦人转而伐韩,那该如何是好?”
“依臣所见,唯有再次合纵,方能阻秦。居于邯郸的信陵君,是合纵诸国之不二人选。”
韩王点了点头,“的确如此。信陵君在诸国威望颇高,又有抗秦之功绩。应能阻秦。传寡人之令,速派遣使者,前往邯郸,请信陵君主掌合纵之事宜。”
于此同时,楚王也想到了这一点。
她同样派遣使者,前往邯郸,请魏无忌出山。
时势造英雄,不外如是。
小主,
所有人皆将希望寄托在了,那个为情所困,沉迷于酒梦之中的魏无忌。
当然,东周公除外。
见楚王与韩王并不打算援助东周。
东周公大骂两人不仗义。
明明之前还一起攻打秦国。
大家通力携手。
结果遭逢大难,却见死不救。
同样绝望的还有周文。
她明白,东周公国已经保不住了。
准确的来说是周朝。
她们将会成为最后的一批周人。
不过,相比较东周公的投降主义。
年轻的周文更希望这个延绵将近千年的朝代,能有个体面且悲壮的落寞。
那就是战至最后一人。
将最后一滴血,洒在仍旧属于周朝的领土上。
可这一想法,遭受到了东周公的回绝。
好死不如赖活着。
她认为的体面,恰恰与周文所认知的体面相反。
那就是投降。
再者,东周公直到现在依旧天真的以为,秦人不会难为东周公国。
毕竟说到底。
东周公国延续的是,周皇室的血脉。
哪怕诸国现如今都不承认。
但现在的确还属于周朝。
而她们则是天下理论上的掌控者。
有了这一层身份,秦国应该不会为难她们。
为了防止周文做愚蠢的事情。
当即让人将周文关押了起来。
随后派遣使者,主动向吕不韦献降。
永远别想在我投降之前打败我。
或许是东周与西周最真实的写照。
吕不韦兵分两路。
一路由王翦带领,与楚国对峙。
一路由吕不韦带领,接受东周公的投降。
吕不韦,一个毫无军事才能,不通兵法之人。
在诸多势力的推动,以及机缘巧合下。
莫名成了秦国的大英雄。
成了秦国军队中,冉冉升起的新星。
然而,这也破坏了秦王稷打算依靠蒙骛重启秦国,甚至压制赵姬的计划。
正如赵姬与吕不韦相见时,赵姬落的那粒黑子一般。
一子可破白子之局。
有吕不韦与蒙骛在军中分庭抗礼。
既能让楚系势力无后顾之忧。
又能钳制住嬴稷用来以后防备他的后手。
以及防备这个后手会做出超出掌控的事情。
吕不韦再如何,终究只是冥冥之中,俯视天下诸国的棋手,手中的一枚小小棋子。
也许,正因为吕不韦知晓自己现如今没有资格成为棋手。
故而不敢与赵姬手谈一局。
自吕不韦接受了东周公的献降。
这个数百年的周朝,最终宣告灭亡。
天下格局悄然发生着改变。
谁人能成为棋手,谁人能成为棋子。
一切皆是未知数。
但可以肯定的是。
棋手的座位上,永远会有一个男人的身影。
而这个男人,始终会笑对众生。
手捏黑子,缓缓而落。
而与之对弈,又不知会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