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数日便让楚王怀了孕。
李园还得到了重用。
至于黄歇,在男子的枕边风下,再次得到了重用。
只不过统帅之位是不可能了。
这一次是三大世家联合统帅。
黄歇只能作为一名将领,随军出征。
但即便如此,黄歇也心满意足。
得知楚国死性不改,依旧想要攻打函谷关。
王翦向吕不韦提议。
与其等敌来攻,不如先敌一步。
绝对不能坐视诸国再次联盟伐秦。
此次,楚国乃伐秦主力。
应率先攻打楚国。
只要把楚国打垮。
韩,魏二国自然不足为虑。
吕不韦欣然同意。
调派驻扎在咸阳城外四地的的十万新兵。
驻守于函谷关。
联合函谷关的十万大军,以及五万楚国流亡百姓。
凑齐二十五人。
由王翦统帅。
在春耕结束后,浩浩荡荡开往楚国。
楚国一时未反应过来,仓皇迎战。
最终大败。
被王翦连夺数城。
魏,韩二国压根就来不及救援。
楚国便被打得不敢冒头。
最终,这场联盟对秦战争,以楚国的失败,宣告结束。
魏韩两国心想,反正军队已经集结了。
不打点什么,总归说不过去。
赵国惹不起,燕国又属于联军。
两国千里迢迢,从燕国过境,把齐国给打了。
夺下齐国两座城池,带着搜刮的财富与人口,以胜利之师的姿态。
兴高采烈的回了国。
这一举动,把齐国与燕国都弄懵了。
燕国白捡两座城。
齐国见此,气不打一处来。
我打不过魏韩联军,难道还打不过你?
派遣军队,夺回城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顺手占了燕国三座城池。
燕王喜欲哭无泪。
大梁城。
酒肆内。
一老人与一位中年妇人对面而座。
“毛公,不知你可曾听闻最近传言?”
老妪端起酒盏,“你信?”
“不信。”中年妇人叹了一口气,“何人都可称王,唯有魏公子不会矣。”
被叫做毛公的老妪,抿了口酒,“这流言,不知从何处起,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人故意而为之,想要污魏无忌之名望,而除之。”
“何人会如此歹毒?”中年妇人不解,“魏公子乃义薄云天,忠肝义胆之人。众人无一不钦佩…。”
说到这里,中年妇人想起了什么,“难道是秦人?”
毛公摇了摇头,“不知。是也好,不是也好。魏王嫉妒魏公子,容不得她,此乃定数。”
“可恨!”中年妇人一拍桌子,又长叹一声,“可惜。”
“你可惜什么?”
毛公手插袖中,“是可惜魏公子没有称王,还是可惜魏公子终将一死?”
“二者皆有。”中年妇人看向毛公,“毛公,你乃天下之名士。不如前去劝说?魏公子最善待名士,必听你言。”
“劝说什么?”毛公不急不缓,“劝说魏无忌舍忠义而称王?还是劝说魏无忌出逃?”
“当然是劝说魏无忌称王了。”
中年妇人说到这,连忙看了看四周。
见四下无人,这才放心。
她小声说道:“魏公子忠心为国,却不得魏王容忍。此乃魏王失德也。若王德不配位,魏公子如何不能取之?以魏公子的名望,只需振臂一呼,定然众人依附,尊魏公子为王。如此六国不惧秦,魏国也能长治久安。”
毛公摇了摇头,“成也义,亡也义。”
“毛公何意?”
“魏公子因义因德而受众人追捧,魏王也因此忌惮于她。而你却让我教唆魏公子背德弃义。莫说魏公子不会答应,就算答应了,也不再为曾经的魏公子了。”
“难道就这样坐视一位德高义重之人,因些许流言而亡?”
“杀身成仁,舍身取义。我等应为魏公子而贺。”
她举起酒盏,“虽死,忠义却长存于世。此盏当敬魏无忌。”
毛公看向中年妇人,“此乃魏公子成道之途,无人可阻,无人能阻。”
中年妇人被说的哑口无言。
其实换个思路,毛公说得也没错。
如果魏王真的杀了魏无忌。
世人不会认为魏无忌软弱无能。
而是会认为魏无忌忠义。
咒骂魏王失德。
若按照这个逻辑,魏王的确是助魏无忌名垂后世。
只是…总觉得有些不妥。
中年妇人饮了一口酒,“纵然如此,我也要试一试。纵然劝说不了魏公子,也能劝说一番魏王。”
“何必白费力气,劝说两者之人,又何止你一个?”
魏王宫内。
龙阳君用小刀,刮着魏王伤口上的腐肉。
她蹙着眉,眼中尽是心疼。
“美…美人,如何了?”魏王脸色惨白,发出沙哑的声音。
“大王,魏无忌欲要称王的消息,臣已经放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