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子央听仆人禀报墨者持剑向她府邸而来时。

也是一脸的茫然。

那些墨者不好好研究纸张。

如此大张旗鼓的寻她作甚?

难不成做出了纸?

这个想法刚出,便被否决。

哪有这么快的。

为了防止出现什么意外。

她一边让门客持剑在府内埋伏,一边出门迎接。

待墨者来到府邸门口,卓子央连忙迎了上去。

见墨者们疲惫中带着兴奋。

卓子央刚要说出口的话,顿时噎了回去。

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尔等莫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话尚未说出口,便听相里勤哈哈大笑,“本想给卓娘子一个惊喜,未曾想卓娘子猜了出来。”

她满脸笑容,“没错,我等已经制成了纸。而且定然是王妃所需之物。”

卓子央顿时急道:“速速予我一观!”

相里勤捧着木盒,上前几步。

缓缓打开木盒。

透亮白皙的纸张,显露在卓子央的面前。

卓子央取出一张,细细摩挲。

与帛纸的光滑柔软不同,相里勤所制的纸,有一种细腻的磨砂感。

“这便是草木所制的纸吗?当真成了……当真成了。”

卓子央急道:“速速携纸,随我去面见王妃。”

以免发生什么意外。

卓子央不仅调动府邸所有门客尾随墨者。

还调动前来问询的一队铁甲军。

数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朝着王宫而去。

这纸虽然乃草木所制,但其珍贵程度,与代表的意义。

无法估量。

如何小心都不为过。

莫说几百人保护。

就算十万人,数十万人保护都是值得的!

到达王宫。

经过层层上报。

相里勤与卓子央等人,终于见到了赵姬。

在宦官验明盒中没有藏兵器,纸中无毒后。

盒子终于递到了赵姬的面前。

当赵姬看到盒子内放的纸,也是十分惊讶。

他取出盒子内的纸,细细评鉴。

昨日斥递交未成品的纸,赵姬便已经对古人的智慧,刮目相看。

未曾想,仅仅一日。

墨者便将完整的纸研发了出来。

相里勤与卓子央忐忑的等待着赵姬的意见。

赵姬放下手中的纸,颇为赞扬的看向相里勤,“没错,这正是孤所需要的纸。相里先生,光凭制纸,你便可称之为圣,受后人铭记感恩。”

“当不得王妃一句先生,甚感惶恐。若非王妃提醒,我等也不可能将纸制出。”

赵姬一笑,“无需跟孤客气。孤只是提醒一二,真正制作出纸之人,还是你。”

他晃了晃手中的纸,“纸虽轻,但重于泰山。它可承载古往今来,亦可支撑文明兴盛。”

赵姬看向相里勤,“如此功于千秋之事,如何封赏都不为过。但寻常封赏,未免有些太过俗套。”

举起手中的纸,“孤便擅作主张,将此纸名为墨纸,以此来铭记墨家的丰功伟绩。不仅如此,凡墨家参与研制此纸之人,皆可在明日,于咸阳城内,走马游街,受百姓尊崇。孤要整个咸阳城都知道……。”

赵姬手指相里勤,“你墨家之功绩!不……孤要整个大秦,整个天下都知晓!墨纸之重,无法衡量!”

宣告天下,不仅为了千金买马骨。

还为了大秦。

秦出祥瑞,其名墨纸。

承天地之所眷,恩德施之众生。

一个得天地眷顾,恩于天下的大秦。

便是正义之师!

而那些反抗者,皆违逆天意!

当天弃地恶,人神共讨!

相里勤与一众墨者内心的激动,几乎要溢出来。

颤颤巍巍的给赵姬行礼,“多谢王妃!”

“摆驾。”赵姬起身,“孤要亲自为你等讨赏。”

两名宦官抬起并不算大的木盒,就算抬起什么贵重的宝物。

经过赵姬刚刚的诉说。

这盒子里,哪里装的是什么纸。

而是整个天下,整个文明。

哪怕和氏璧,也不可与之相比。

随着宦官喊了一句起驾。

众人前往了朝堂议事的兴乐宫。

兴乐宫内。

嬴政等人正商议如何处置大同商行的犯事之人。

还有如何处理韩人。

有人提议秦韩混居。

也有人提议,韩民迁于秦地,秦人迁于韩地。

还有人提议无为而治。

各自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