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相里勤又不是创造纸。而是在帛纸之上,改良出草木纸。这又怎可称圣?”

“草木纸难道不是创造?!”

“没有草木纸,不是还有帛纸,竹板吗?又不是非草木纸不可。反正我觉得相里勤不可为圣。”

“你……你!竖子,不可共语!反正相里先生就是圣!这是我大秦公子钦定,轮不得你来反驳!”

“二位莫要争吵。你们看,那些墨者手中的纸,是否就是草木纸?”

“看成色,貌似比帛纸更加轻薄,而且与帛纸并无什么不同。难以想象是草木所制。”

“让开些,让开些。让我看看。”

“哎哟,莫要推搡,莫要推搡。骨头都快挤散架了。”

相里勤未曾想。

公子政与王妃居然许她万载香火祭拜。

这就意味着,只要大秦存在,她的香火便源源不绝。

相里勤顿觉感动。

她站起身。

一旁宦官急道:“相里先生,你怎的站了起来?!快快坐下,你可是圣,岂能失了仪态。那些雕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宦官一愣。

她本想说,那些泥巴雕像,可不会站起来。

可转念一想。

相里勤可不是泥巴雕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也就没将这句话说出来。

就在宦官发愣之时,相里勤朝着众百姓拱手,“众乡亲父老,我相里勤得纸圣之名,心中惶恐。自知才德无法比之先贤,但请各位乡亲放心,日后我定修才养德,得配此圣之名。诸位可观之,若我相里勤有不当之处,尽可剥我圣名,砸我祠庙,乞我骸骨。”

她深深一拜。

众百姓连忙回礼,“相里先生莫要自谦。”

礼毕。

相里勤转身,面对王宫的方向,再度行礼,“臣多谢公子,王妃厚爱。”

这句感谢的话,并没有什么华丽词藻去填充。

但没有人能质疑其中的份量。

相里勤对于嬴政,赵姬的感激,无需多加言表。

尤其是赵姬。

他是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愿意为一位工匠,冠以圣贤之名。

这种待遇就连被誉为工匠之先的鲁班,墨子都未曾有过。

鲁班只是被工匠誉为祖师爷。

而墨子则是开创了墨家学术,才被称之为圣贤。

而她相里勤,是纯粹以匠术被称之为圣。

这种认可,这种恩德。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君。

只有以死报之。

毫不夸张的说,若是赵姬此时让相里勤抹脖子。

相里勤犹豫半秒,都是对这份恩德的不尊重。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

给她冠以圣名,大部分是为了大秦的利益。

更有种千金买马骨的意思。

科技对于各行各业有多重要,不必阐述,人人自知。

而一个圣名,对于整个天下人而言的重要性,也不必多言。

若是天下所有工匠听闻大秦如此礼待匠人,甚至不惜圣人之称所誉。

岂能不前来秦国,博一个万古留芳?

再者,一些读书人,也会因此慢慢加入工匠的行业。

改变对于工匠阶层的歧视。

从而重视工业。

为以后的工业革命,奠定厚实基础。

厚积薄发。

可以肯定的是,在以后的二十到百年之间,秦国绝对会迎来科技大爆发。

再加以赵姬的眼界与知识。

不敢说能达到蒸汽时代。

但达到封建王朝巅峰,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至于为何需要厚积薄发。

那是因为科技的进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各行各业的积累。

就拿枪支来说。

其中就包含钢铁,锻造,火药等等工艺。

故而赵姬不奢望于一时的急功近利。

而是规划一个长远计划,稳扎稳打。

让人即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会昙花一现。

成为不可复刻的技术。

最重要的是,很难再更进一步。

造纸封圣一事,对于大秦的好处,无法估量。

可以这么说,造纸只是一种媒介。

其目的有多个。

一,为了舆论战场。

二,工业发展。

三,造圣。

四,推动手工业。

五,让百姓除了种地外,有另外的经济来源。毕竟纸的需求量,可是个无底洞。造纸工厂,定然会顺应时代潮流而诞生。

六,丰富娱乐。

七,吸引人才。

八,由外来人才,推动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