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不急不缓,游刃有余。

倒是有点意思。

“小人什么也不需要。”巴清连忙放下茶盏,“只希望王妃能答应小人一个小小的请求。”

“请求?孤喜欢这个词。有请求,就有付出。”赵姬盯着巴清,眼眸带笑,“而付出是相互的。巴清,你应该明白。”

“是的,小人明白。”

“好,说说你的请求。”赵姬再次拿起茶盏,“让孤看看,究竟是什么,让巴地首富,求到了孤的身上。”

小主,

“王妃,小人希望王妃能将提供纸的任务,都交到小人手里。相对的,小人会在咸阳城以及周边城市,多开设工坊。”

只要接过王妃所有订单。

他才不会成为可有可无的人。

虽然王妃没有亲口说出庇护于他。

但只要如此,所有人都会因他给王妃办事,而心生忌惮。

若有难处,也能借造纸之事,向王妃求援。

巴清的算盘珠子打得啪啪作响。

只要王妃答应。

他便能以极小的代价,将王妃拉到同一阵营。

甚至无须付出代价,还有可能有的赚。

还不用涉及朝堂纷争太深。

这才是商人左右逢源,应该选择的做法。

赵姬一乐,“二钱也愿意?”

“愿意,不瞒王妃,二钱一张仅是薄利,并非无利。薄利自然得多销。故而小人前来请求王妃。”

“没想到,你还颇为贪心。”

“并非小人贪心。”巴清想了想,方才开口道:“宴席之间,王妃也见了。诸商不愿以二钱之价,售卖纸张。王妃虽以恐吓,逼迫诸商同意,可却不得人心。不如交给小人。王妃获纸。诸商也不会因此而心有怨恨。而小人也能从中获利。如此三全其美,不知王妃意下如何?”

对于王妃是否答应他的提议,巴清很有信心。

王妃没理由不答应。

的确,巴清的提议很有诱惑力。

也很正确。

对于赵姬而言,好处大于坏处。

至少现在是如此。

只是他为什么要答应?

提议很不错,赵姬也采纳了。

但并不意味着大包大揽的人,非巴清莫属。

还有其他势力。

至于大同商行,掌控印刷术就可以了。

没必要为了些蝇头小利,去与民争,吃相太难看。

而且,这种投资巨大。

不适合准备负责做高端的大同商行。

“你的话,让孤很是动心。”赵姬轻敲桌面。

宦官继续倒茶。

“只是,你莫非忘了,孤还有一个大同商行。”

巴清听后,顿时眉头一锁。

王妃的意思是,想用大同商行,取代他的大包大揽?

赵姬似是无意的说道:“听闻巴地有股千人盗匪,滋扰百姓。”

巴清猛然看向赵姬。

巴地哪来的千人盗。

有匪,但都是零零散散的小土匪。

哪有如此规模。

莫非……王妃说的千人盗匪是他的私人武装?

作为一名大商人。

若不蓄兵,自己保护自己。

在这乱世之中,早已被人吃干抹净了。

岂会能让他将丹砂的生意做到如今的地步。

短暂的权衡利弊之后。

巴清开口道:“是啊,巴地有匪徒出没。小人也深受其害。如果王妃欲要剿匪。”

他抿了抿嘴唇,艰难的说道:“小人愿意贡献一半的家产,资助王妃剿匪。”

“一半的家产。”赵姬不以为然的笑了笑,“丹砂生意可是暴利,一半的家产,足有数万金,你当真舍得?”

巴清郑重的点了点头,“舍得。只求王妃能尽快剿匪,还巴地一份安平。”

这是一场交易。

拿一半家产,丹砂生意,以及千名私兵。

换取王妃的支持。

以及秦国造纸行业领导者的身份。

在巴清心里,这完全是值得的。

丹砂生意赚钱是赚钱。

但他只能是巴地首富。

势力也只能在巴地范围。

可搭上王妃这条线。

他将会从一个狭隘的湖泊,跳到更加广阔的天地。

赚的钱会更多。

并且会更安全。

“若非小人还需留些家产,建造工坊。不然,小人愿献出所有,只求王妃能尽快剿匪,还巴地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