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两封信写好,魏增对一旁的宦官说道:“将这两封信,快马加鞭送至楚王与秦公子手中。”

“诺。”

宦官应承了一句,而后离开。

空荡荡的大殿,只剩下魏增一人。

她望着跳跃的烛火,喃喃自语,“母亲,信陵君,龙阳君,增儿是否做对了?”

没人能告诉她。

回应她的,只有被拉长的影子,在随着烛火跳跃。

咸阳城内。

沈行此时也在烛灯下,奋笔疾书。

她并不是在写书。

而是在给远在楚国的家人写信。

知远吾儿,见信如吾。

路途风顺,吾已抵达秦国咸阳。

秦国并非如百姓言说那般严苛,也未曾受到刁难。

吾儿放心。

此行,本意欲求助墨家圣人相里氏,勤,协助吾着农家之书一册。

以助百姓耕养田地。

幸得王妃垂爱,一切顺利。

王妃愿助吾出书一册,教化万民。

若农家之言,得以众人知晓。

吾也便死而无憾。

然,虽得承诺。

吾却迟迟不知该如何动笔。

王妃乃爱才之人,听说吾之一事,便与吾论辩农家之事也。

吾儿不知,王妃亦善农事。

甚至在堂皇富贵之地,耕田种植。

位高却无跋扈之见。

从王妃口中,吾已知晓农家之使命,乃是逆天而行之路。

逆地利,逆天时。

逆四季轮转,逆天地纲常。

死而无憾,死而无憾。

叹吾已垂暮老矣,虽得知农家成道之路,有求索之心。

却无苦研之力。

一时悲从心来,心中戚戚。

只恨为时已晚,未早日遇见王妃,未早些得知大道。

可奈何,可奈何。

吾自觉学识不足以着书,只能抱憾。

但幸吾儿可传承吾之衣钵。

可悟农家之大道矣。

有明灯引路,吾儿亦可成农家圣人也。

吾却不得见以后农之盛世。

其中滋味,难以言述。

望吾儿见吾之书信,携好友亲朋,农家子弟,共往秦国。

共举农家盛世之景。

写完书信,沈行已经双眼湿润。

擦着眼泪,哭了几声。

而后将信件装好,放在桌子上。

接着拿起蜡烛,前往卧寝。

只剩下一封书信被压在书桌上。

没一会,一只手从黑暗中伸出,拿起桌子上的书信。

缓缓举起。

一张戴着恶鬼面具的脸庞,从黑暗中透出。

她先是看了一眼书信,又看了一眼烛火尚未熄灭的卧寝。

这人是十二幽鬼之一。

奉王妃之命前来,对沈行进行保护和监视。

从王妃看重沈行开始。

沈行的性命就已经被王妃拿捏在手中。

看了看信件内容。

幽鬼自觉没什么问题,将信件放回原处。

就在此时,外面突然出现细不可察的动静。

幽鬼眉头一蹙。

翻窗出去,并且将窗户再度关好。

而不远处。

一名几乎隐藏在黑夜中的黑衣人,正悄然向此处靠近。

嗖的一声。

箭矢破空,扎向黑衣人。

黑衣人心有所感,鹞子翻身,翻下墙壁。

就在她戒备之时。

忽然察觉她原本站立的墙壁上,多了一个人。

那人戴着幽鬼面具,此时正缓缓抽出腰间短剑。

那双从鬼神面具下透出的眼神中,蕴含着无边的冷意与杀意。

“幽鬼?!”黑衣人惊呼一声。

“你知道……。”

金铁交鸣,火花四溅。

幽鬼的尾音这才响起,“我们?”

黑衣人功夫也不弱,在挡住幽鬼的短剑同时,后退数步。

“我们和幽卫交过手。”

听到这话,幽鬼收起短剑,“铁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