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以前也说过,生意做遍不如卖饭的说法,看你们生意做得这么好,我都有些心动了,现在孩子们也大了,我们俩就寻思着弄点啥事,给自己挣点养老钱呢!”

任胜利夫妻的确想过做点啥小生意,现在山货也不好卖了,一天天的利润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古小满听到他的话后心有所动,就建议他做点蔬菜配送的买卖,不仅回本快,还能照顾家里。

而且还有个最大的生意,立马就能交给他们。

那就是‘知味酒家’的配送,这玩意一天的鲜菜配送量都要过万,利润绝对不差,根据古小满所说,仅他一家的生意,恐怕都够任胜利夫妻俩忙活的。

于是‘胜利餐饮配送’在第二个月就成立了,任胜利专门顾了个司机,买了辆大金杯面包车,直接就搞起了新鲜蔬菜的生意。

大饥荒年代的一餐一饭对古小满夫妻来说,都是救命之恩,值得他们夫妻为此涌泉相报。

岁月如歌,时光流逝,时间眨眼就到了二零一三年,古小满这年六十六岁了,李小雅比他大了三岁,俩人已经于一年前退休,生意直接交给了闺女两口子打理,因为他们的儿子找了个澳洲女人,选择在那里定居了。

任胜利夫妻给‘知味酒家’送了十年蔬菜,然后前几年也光荣退休,现在就彻底闲暇下来。

这时马秀莲的遗愿再次被李小雅提起,两个人就约了任胜利夫妻吃饭,询问他们有没有兴趣一起重走一下当年的逃荒路。

结果这夫妻二人站在没啥事,直接拍着大腿应承下来。

其实说重走逃荒路就是个说辞,现在哪哪都修了公路,开着车子一路走一路游玩,顺便在记忆中搜寻一下曾经的小路、村庄、施舍给吃食的活菩萨们。

一路走来,记忆就像是一部老书一,样被一张张掀起,那些无私馈赠的山林,住宿过的山洞……一条条不知名的山间溪流,都被重新唤醒,在记忆深处奔流……

那个曾经陪伴他们熬过寒冷冬季的山洞,如今早就搜寻不到了,也许里边丑陋的编筐还在,也许已经不再,但是记忆深处的年轮,却随着岁月流逝越发深刻。

经过豫陕走廊的时候,他们有幸再次经过那个三线建设的兵工厂,也就是给古小满和李小雅两家人换购劳动服的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