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先还有商团商队的人手。
别忘了每郡有三座避难土楼坞堡。
每堡内还有一个排的先锋部曲。
两者同属董先。
但两者互不隶属。
这种情况到处都是。
董先接管并州的难点在于太原、上党。
此二郡因为不属边郡,所以这两个郡并没有先锋义从进驻。
最终在众人的商议下。
董先的加冠和董先蔡琰的婚礼成了次要内容。
如何接管并州,控制并州成了商议重点。
众人听取董先接管并州的思路后。
纷纷出谋献策。
比如:
家宰董固提议。
是否可以以现任并州商队长莫子兼任统筹并州的治政团队。
一来,他们在并州经营了十余年,对并州了解程度比桃山学子强。
二来,他们的团队都是现成的,很多人只要转换跑道就行了。
三来,治政过程,需要物资支持,还有什么对避难土楼坞堡中的物资来得方便呢?
烈焰师长董武提议。
直接将并州设为一个州军管师。
州军管师下为每个郡各设一个郡军管营。
郡军管营下为每个县各设一个县军管连。
小主,
还是依照师-营-连的体制。
各级军管单位由各种人才整合而成。
里面有治政的人材,有治军的人材,有后勤的人材,有思想教育的人材等等。
比如县军管连,有治政的排,有治军的排,有管后勤的排,有教育宣传的排,有负责治安的排。
甚至不是太多的人还可以编成专项班。
灵丘县长孟光提议。
不要忘了监督。
也就是设置御史。
防止侵犯黔首利益。
到时得不偿失。
先锋部曲院校祭酒田晏则提醒。
并州乃边境。
西部鲜卑未灭。
外族游牧众多。
不要忽视军事。
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
董先还在斟酌。
董先心想。
这并州原有就有一套管理班子。
那是朝廷任命的。
忠诚度不清楚。
自己再设一套班子。
到时两套班子共用一块牌子。
让郡县黔首怎么办?
认谁的牌子,认谁的脸?
而且一口气全把人换了也不妥。
这里面有很多郡县小吏就是当地人。
跟董先麾下的成份不同。
董先这里先是雇佣到灵丘做生意的人。
然后让他们返乡拉人头。
比如褚燕、黄龙、郭泰、白波。
第二年他们就介绍了自己的朋友杜长、王当、孙轻、胡才、李乐等人。
再来就是响应侠论,北上抗击鲜卑卫国护民的游侠义士。
比如李通、史涣等。
还有就是登台应聘的人。
比如田晏和之前的夏育等。
加上被先锋部曲救下的人。
比如关羽、高顺等。
接着就是各地商团商队签长约举荐的人。
比如周泰、蒋钦等。
另外还有董先的锦囊人士。
比如赵云、徐福等。
最后更多的是流民和黄巾降众。
比如张牛角、管亥等。
如果说并州各郡守各县令长丞尉,是朝廷指派的外来物种。
那郡县乡里的小吏则是土生土长的本土植物。
没有谁比他们更加爱惜乡土。
但也没有谁比他们更加守利排外。
这跟董先麾下不一样。
董先麾下大多是背井离乡。
很多人被举荐到灵丘时就已经知晓。
自己要有一块砖的精神。
哪里需要哪里搬!
所以这些年,很多派遣调动。
哪怕是南下珠崖儋州岛。
北上扶余国。
都没人明着有怨言。
就连黄龙这样的最早的十义士元从。
都是爽快答应,率队北上。
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
这董先该如何让自己这条外来的龙,去控制压制并州本土的地头蛇呢?
就在董先考虑的期间。
蔡邕在蔡琰、顾雍等人的配合下。
为董先整理了一份名单。
名单分两行。
首行里面有徐福、乐详、孙资、崔林、石德林、杨仪、孙礼、沐并、伊籍等九人。
次行则是董厥,樊建,胡济,邓芝,刘邕,李仁、尹默、傅干、徐邈等九人。
而田晏也为董先整理了一份名单。
他不像蔡邕分出主次。
直接一行了事。
里面有张梁、满宠、陈到、吴硕、刘靖、李允、傅肜、魏延、廖淳、辅匡、冯习、于禁、麋芳、吕虔、戴乾等名字。
而董武当然也不甘示弱。
灵丘董氏也有人的。
除了自己的儿子董绍、董奇之外。
还有嘉牙亭小宗董畛的儿子董戎,滋水小宗董畴的儿子董彪,兴豆亭小宗董畡的儿子董喜,太那水小宗董宾的儿子董恩,可老水小宗董畦的儿子董荣,莎泉水小宗董畸的儿子董嗣。
另外,还有一个名字上面画了个圈圈。
名字正是董富。
董先可以看出,里面不满弱冠的人很多,有的甚至只有十岁出头。
而且里面基本不是孤儿骨干。
要知道董先为无名孤儿取名是有一定规律的。
看来中平四年阻击和连占据弹汗山调出一批孤儿骨干赴鲜卑教化。
三月南匈奴王庭复国又调出一批赴南匈奴组建帐旗。
这回要再调人,竟把桃花山的孤儿骨干老本掏个精光了。
如今只剩小猫两三只。
而且不是孤儿,未受养育之恩。
很难保证其心专一忠诚。
至于董赦、董绍之流。
家族中人,若无功绩,很难服众。
看来是时候重新编组。
也不知考核情况如何?
最终董先决定。
以并州为试验田,成立并州军管师。
下辖九个郡军管营和一个师机动营,总人数近三万人。
师长吕范,师教员莫子,军师徐福,副师长赵风、臧霸。
每个郡军管营,下辖属县军管连和一个郡机动连。
师机动营由师长兼管。
郡机动连由营长兼管。
九个郡军管营分别是:
上郡军管营,营长辅匡,营教员孙资,下辖十个县军管连,郡县合计二千七百五十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西河军管营,营长蒋钦,营教员孙礼,下辖十三个县军管连,郡县合计三千五百人。
五原军管营,营长陈到,营教员董厥,下辖十个县军管连,郡县合计二千七百五十人。
云中军管营,营长廖淳,营教员乐详,下辖十一个县军管连,郡县合计三千人。
定襄军管营,营长吕虔,营教员石德林,下辖五个县军管连,郡县合计一千五百人。
朔方军管营,营长傅彤,营教员杨仪,下辖六个县军管连,郡县合计一千七百五十人。
雁门军管营,营长张俨,营教员伊籍,下辖十四个县军管连,郡县合计三千七百五十人。
太原军管营,营长满宠,营教员沐并,下辖十六个县军管连,郡县合计四千二百五十人。
上党军管营,营长浩周,营教员崔林,下辖十三个县军管连,郡县合计三千五百人。
并州机动营正是原先赀虏六营之一。
营长是高诚。
而檀柘、秃瑰、劭提、王猛、郭鹏则率仅剩的赀虏五营返回弹汗山王庭。
说实话。
这里面有很多考虑。
比如地域。
浩周是上党人。
让同郡人管同郡人。
崔林是冀州人。
放在上党,可以勾连冀州。
张俨是马邑张氏的族人,和张辽他哥张泛认识,又一起并肩战斗过。
所以让他去接手雁门,应该也比较容易。
还有考虑为人沉稳持重。
如严干是从前朔方营的管理团队,参加过鸡鹿塞战役。
如蒋钦很老的营长了,派他进驻西河,那里有石离塞,地理位置很重要。
而且还可以配合白波师。
再比如成长。
定襄虽小,但地理位置重要。
所以让吕虔在此,可以得到锻炼,早日成长。
五原现任郡守是度辽将军左校尉张恺升任。
只是张恺与田晏熟悉。
已经想要混着荣归故里。
任命陈到去接手五原,想必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而保留赀虏六营之一留任并州机动营。
一来作为抵抗外族入侵的武力保证。
二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了南匈奴辖地的稳定。
给翻身做主人的南匈奴奴隶信心。
他们大多都是游牧出身。
能重回当狼,不用在山中当猴子,自然也十分高兴。
只是他们的大人已经不一样了。
换成了董先、铁军和吕范、莫子、徐福、赵风、臧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