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未给弟弟董访治罪。
反而念在当初借道河内与长安沟通之时,董昭曾给予帮助的恩情。
曹操对董访大加赏赐。
董访自然便会派人将此事告知兄长董昭。
于是董昭内心有了选择。
继袁绍之后,重新选择曹操阵营。
至于信任自己的张杨。
董昭知道。
张杨的背后乃是董先。
自己曾背叛董先转投袁绍。
又为袁绍次子袁熙建立涉及董先的情况系统。
如此一来。
自己如何回去?
况且家族都在陈留。
都握在曹操手里。
别人不说。
光是弟弟董访。
就令他操心不已。
先锋军后军师兼河东郡守程昱避而不见。
他命杨奉陪同刘协。
身为先锋军后军师。
程昱有这样的觉悟。
自己捧的是董先给的饭碗。
自然要向董先尽忠。
先锋军大多如此。
但别有用心之人就不是了。
尤其是刘协可是天下至尊。
随口一开。
便是他们求之不得的尊荣。
张杨本来算是董先的盟友。
但却派了董昭这个曾经刺探董先情报的人来奉迎天子。
这让程昱心生警惕。
但有爷在旁就是诸事不顺。
于是程昱暗中安排。
此次河东界内。
非自己下令。
便到天子面前献殷勤之人。
程昱决心事后要上报董先予以清除。
天子刘协看到董昭带着张杨的诚意过来奉迎。
从前不觉得如何。
但如今这可是雪中送炭呀。
上千石粮食,还有牛车牲畜。
这让东归以来就没吃过饱饭的朝廷一众人眼前一亮。
于是赏赐如雪花般飘来。
首先是前来接驾的白波师。
以师长李乐为度辽将军,以韩暹为征东将军。以胡才为征西将军。
他们三人,初平元年被董卓用李儒之计封为都尉。
如今一跃而上,升至将军。
这让很多人颇为新奇。
尤其是刘协他们所居之处,并无门户。
只是一处用篱笆荆棘围成的临时院落。
刘协与朝臣会谈时。
兵士们便在边观看。
互相取笑。
称三人为篱笆里的将军。
再加跟随刘协过来人良莠不分。
有人大声笑骂。
有人掷石为戏。
有人自顾调笑宫婢。
有人则拿出私藏自用。
根本不管天子刘协就在旁边居住。
太尉杨彪,司徒赵温看了很是心痛。
于是建议刘协暂时在河东重建朝廷。
并让太仆为使者。
去和李傕、郭汜议和。
让他们释放被俘的公卿百宫和宫人奴仆。
还有就是天子乘舆车马御用之物。
刘协对在河东重建朝廷持反对意见。
原因就是他见新丰时烧学舍的夏育。
他认为河东离三辅太近,不安全。
杨彪和赵温自然不会反驳。
但若是不在河东又该去哪里呢?
刘协提起董昭奉张杨之命前来奉迎之事。
觉得河内离雒阳较近。
或许是一个选择。
众人商议妥当。
决定东出轵关。
前往河内。
同时封张杨为安国将军。
令他前来接驾。
而董昭则封为议郎。
令他陪驾在侧,随同东归。
并可跟随杨彪、赵温等人共同商议朝政。
于是议郎董昭向刘协建议。
将河东人马与朝廷自有人马分开。
那些跟随朝廷东归的人马。
经历数战仍愿意跟随朝廷。
可见其心忠诚,可堪大用。
只要他们愿意。
便可填补朝廷留下的空缺。
由他们担任都尉校尉等职。
忠诚有保障,以免被权臣把持。
刘协与杨彪赵温等人商议之后。
觉得董昭建议有理。
于是令人照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下安邑出现两大奇观。
一是跟随刘协东归的那些黔首、医师、走卒皆为都尉校尉。
二是御史们忙着刻印,根本供应不上。
最后只能以锥刻画,用文字表示。
不过这两大奇观却也破除程昱的谋划。
他原本便是想让朝廷缺人。
不得不用河东人手填补。
结果董昭出手。
以跟随的庶民补漏。
这令程昱始料不及。
于是他开始深入调查董昭。
再说李傕、郭汜、张济。
他们见河东白波师出手。
知道事已不成。
于是各自返回屯驻之地。
张济还好。
他本就是屯驻陕县。
驻守函谷。
但郭汜和李傕却回不去了。
他们未曾想到。
原本由段煨守护的潼关。
如今却成为他们越不过去的关。
徐晃奉令驻守潼关。
新式武器全都用上。
一时之间,潼关外李傕、郭汜人仰马翻。
李傕见势不妙。
于是暂投张济。
而郭汜就没那么幸运了。
他手下伍习。
见大势已去。
便手仞郭汜。
献首潼关前。
徐晃接受伍习投降。
并让人护送回河东。
结果让夏育看见。
于是夏育恳请李乐、韩暹、胡才三人。
让他们为其劝说程昱。
夏育这是要替郭汜报仇。
已还郭汜当年的救命之恩。
程昱听了李乐、韩暹、胡才的话。
知道夏育与田晏的过往。
当年黄巾起事。
夏育被公车征召。
就任护羌校尉。
遇上北宫伯义等人反叛。
夏育被围畜官。
被郭汜所救。
于是隐姓埋名。
低调报恩。
这事牵涉极大。
若让夏育得手。
那么以后谁还敢阵前相投?
若不让夏育得手。
那么会伤了董氏元从之心。
毕竟中平元年之前的元从。
都是夏育亲手带起来的。
如今这些人可都是先锋社、军锋军的骨干。
万一有了异心。
后果不堪设想。
程昱不敢自专。
于是遣人护送伍习、夏育以及郭汜的人头北上灵丘。
并让人提前送信给主公董先。
让他心里有所准备。
董先提知夏育归来。
心中大喜。
但作为曾离开董先之人。
又不能与之前一样。
这时老婆蔡琰建言。
这天下虽是君可择臣。
但臣也可择君。
身为人君,心胸宽广。
能纳百川是好事。
但是要注意的是:
惩恶扬善,奖罚分明。
明暗相辅,虚实相佐。
把握分寸,注意影响。
董先谢过蔡琰之后。
决定情感上要助夏育。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典韦再次奉命乔装。
在太行山中。
假做匪贼劫道。
让夏育报了仇。
同时董先对外加封伍习。
厚待其家人。
以表彰他弃暗投明。
同时也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试想一下。
若是董先明目张胆以叛主之名诛杀伍习。
那么以后谁还敢背主来投。
那将会让董先耗时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