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参加廷议

站在这里,皇帝远的都看不清楚,还要躲着柱子偏移下身体,才能看见远远的龙椅。

张智缩在柱子后面等了好一会,终于等到刘荣皇帝上朝了。

山呼万岁,三拜九叩之后,朝会的议程开始逐个进行了讨论。马上就有相应的官员提出需要皇帝决策的议程。

一个大臣汇报道:“兖州前月大雨,河堤被冲毁,到上月济阴郡、陈留郡都发生了水灾,灾民百万,需要朝廷进行赈济。”

刘荣皇帝听到了这个问题,对着窦婴说道:“丞相,你来说一下如何处理。”

窦婴出列,回复道:“臣以安排下去了,分为两个步骤,第一要赈济灾民,确保民生;第二,要以工代赈,组织灾民疏通河道,加固堤防。预计年底可解决此次水灾的问题。”

听完窦丞相的叙述,大殿上有官员问道:“丞相计划安排谁去负责救灾啊?”

“臣想任命窦兴国前往!”窦丞相回答道。

立即就有一个大臣出列,说道:“窦兴国的品行不行,此次赈灾应该派贤能的人出马,他推荐栗承祖来出任赈灾大臣。”

一群大臣进行了附和,最后皇帝点头,任命栗承祖来进行赈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下来,什么西域的莎车发现身毒探险者,是否需要驱逐的问题;什么扬州有飓风来袭;交趾有猴民叛乱,需要当地进行镇压。

君臣们有讨论了一番这些问题。

终于在张智都快饿了的时候,大殿的议程终于讨论到了:‘幽州被匈奴破城,损失惨重的问题。’

张智在角落里微微一笑,呵呵呵呵,终于等到你了。

就看到御史大夫栗承德出列,言道:“前些年,狄山大人明确提出要同匈奴和亲,并声称‘兵,凶器,未易数动。’还言称高帝的平城之困,认为中国空虚,边大贫困。建议陛下和亲。”

“后来,王恢大人认为匈奴反复无常,不如举兵征伐匈奴。但是韩安国韩大人认为匈奴兵马充足,而我汉军要千里出击,很难取得胜利。陛下这才任命韩安国为征北将军,统御幽州兵马,防御东线的匈奴人,并监视乌桓、鲜卑、棒人的异动。”

“皇帝陛下也同意了和匈奴的和亲,每三年送出一名公主,陪嫁宝物无算。可是韩安国大人、狄山大人,你们能告诉我。为什么今年,匈奴人又来攻击我们?还攻破了韩将军你重兵驻守的蓟城?蓟城你都可以丢,还有那座城是你不敢丢的?”

“现在蓟城被毁,幽州百姓苦难。请皇帝陛下对韩、狄二人进行责罚,不然民心难安!”这个御史大夫言罢,就躬身站在一边,等待皇帝刘荣的表态。

刘荣接过话头,对着下面站着的满朝文武说道:“寡人牧民于寰宇,天下百姓俱是寡人的子民;岂容匈奴杀伐。韩将军,朕给你个机会自辩,你说吧!”

韩安国只能来到大殿的中间,跪倒在地,先是摘下了头上的顶戴,然后说道:“臣有罪,臣误中了奴酋果尔图的调虎离山之计。导致蓟城被破,请陛下责罚。”

刘荣看到韩安国的认错态度很好,就向窦婴丞相问道:“窦丞相,你说说,应该如何责罚我们的征北将军啊?”

窦婴出列道:“禀报陛下,臣以为韩将军确实有指挥失误之责。但韩将军在幽州也有不少的斩获,虽不能抵过。但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请陛下允许他戴罪立功。”

就在这时,宗正刘辟强出列,禀报道:“启奏陛下!臣听闻,幽州之战,太守赵无病指挥的府兵,英勇顽强,多次打退攻城的匈奴人。最终组织蓟城的百姓把匈奴人赶出了蓟城。臣以为这是赵太守的功劳,朝廷应该赏罚分明。”

窦婴撇了一眼刘辟强,用训斥的语气说道:“赵太守的政绩是有的,但是咱们现在讨论的是幽州的防务。赵太守有领兵的经验吗?幽州防线已经攻破,必须有知兵的将军来统御。现在帝国北方防线的各个位置,都需要宿将来驻守。这幽州没有了韩将军,谁还能守住?”

听到窦婴这么说,御史大夫栗承德又出列道:“丞相若是这么说,在下倒是知道一个人选,他就是幽州的大城山守备将军,此子是绝世猛将,已经斩敌十万。只要让他来统领,定能守住幽州防线,为陛下解忧。请皇帝陛下征召提拔此人,必定能够保一方平安。”说罢,栗大夫又向着皇位上的刘荣施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