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刘荣皇帝冷哼了一声,算是给这个事情画了一个句号。
这也是看张智的态度挺好,刘荣皇帝就决定不揪着他掂了。毕竟前两天,张智这家伙,才给他搬了贡品呢!
但是这事没有完,很快就听到刘荣皇帝大声的问道:“韩安国呢?到长安了吗?人在哪里呢?一说到幽州,我倒是先想着张智这个小子了,把那个老家伙给忘了。”
随着刘荣的这一问,自有内侍宋典向他汇报:“陛下,韩将军并没有来长安。他发电报说,有匈奴人正在犯边,他要坐镇指挥,不能来长安了。他还说.....”
这话说得刘荣又不高兴了,他不悦的问道:“他还说什么了?”
宋典立即跪倒了地上,嘴带哭腔的说道:“他还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啪!”的一声,这时刘荣拍在桌案上的声音。
过了好一会,刘荣才说道:“赵忠常侍,你的绣衣使者替朕去打探一下幽西,看看到底有什么大事?能让这个韩将军不受君命的!”
然后刘荣皇帝又向内侍宋典问道:“这次朕召集所有的将军们回来议事,现在还有谁没有回来啊?”
宋典立即躬身回道:“除了安北将军韩安国以外,还有镇守西凉的韩将军、负责吴地的镇海将军冯钰,这三个人没有回来。其他的人都到了,陛下随时都可以召见。
坐在龙椅上的刘荣冷笑着说了一句:“呵呵,剩下的两个倒是不意外。这次倒是多了韩安国这个家伙,这是觉得南越国的宵小作乱,我没有精力管他们了吧?哼!感让朕不痛快,朕就给他们个痛快。”
过了好一会,刘荣皇帝才在龙椅上发完了火气。他这才有精力,把目光又看向了站在下面的几个臣工。
他现在的气也有些消了。国家这么大,要是事事都生气,还不把自己给气死了?总有傻逼想挑衅自己,这很正常。而且死了个太守,再派一个去就可以,估计新去的就会注意自身安全了。
毕竟能当太守的人,那都是世家大族出身,手下的门客有的是,安全不成问题。
刘荣皇帝对着下面问道:“几位爱卿都是朕的社稷之臣,大家议一议,这空出来的幽州太守,该谁来当啊?”
第一个回话的当然是丞相窦婴了,他说道:“这幽州此处偏远,民风彪悍。微臣认为,必须从皇帝身边,简拔一个有勇气的青年人,才能在那里开拓局面。也不会重蹈赵无病的覆辙。我觉得郎官窦兴国,老成持重、勇武果敢,可以赴任幽州。”
‘窦兴国,这是谁啊?’刘荣皇帝不由的心想,他对这个人没有印象,但是对这个人的姓氏很有印象。
不过还没有等到刘荣皇帝表态,下面的站着的御史大夫栗承德说道:“窦丞相说得不错,确实是需要一个年轻人。不过我这里有一个更棒的年轻人。大行令的嫡子栗龙可堪大用,希望陛下提拔。
这时,大行令栗承祖也说道:“陛下,内举不避亲,微臣的犬子确实有些才华,希望陛下给他一个报效国家的机会。”
一时间,这个朝堂上就吵了起来。虽然是个小会,但是吵起来的声音却不小。看样子这些大臣们,都是自带播音器的功能。
等到这帮人的争吵,有了一个停歇的时候,刘荣皇帝突然笑着向张智问道:“张爱卿,你在幽州呆了多年,有没有什么人才给朕推荐啊?”
张智一听这个问题,感觉对方问的有些没头没脑。这怎么问起了自己了?我配回答吗?
但是他是看眼不怕事情大,他对刘荣说道:“皇帝陛下,其实派谁去,都能治理好幽州的。但是前两天,末将认识了一个俊杰。这位栗大人还有一位栗腾公子,我观此人有丞相之资,陛下可敢一用?”
“呵呵!朕有什么不敢的?”刘荣皇帝顺嘴回了一句。
但很快,他就反应了过来,又说了一句:“这栗腾是个什么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