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没有说谎,确实只是和牛辅交谈了一个时辰。
至于,牛辅有没有继续在府上停留,有没有和其他人交流,那是肯定的。
不过,他认为那不重要,只当是两家拉近关系的正常走动。
“敢问陛下,牛辅出了什么事?”
“朕闻,先帝在时,诏其为并州牧,收其兵权,他拒不交兵,可有此事?”刘辩淡淡问道。
要不是赵让多方打听,获得了些许情报,至今,他还蒙在鼓里。
董卓击败凉州叛军有功,汉灵帝拜他为并州牧,他竟然敢不交兵权,带着兵马前往并州,途停河东郡,观望局势。
这也解开了,刘辩心中的另一个疑惑。
原来的历史中,董卓是怎么带着西凉兵,短短几天,就赶到雒阳的。
从河东郡出发,骑兵只需两天,就能达到。
现在,回想起来,刘辩还是心有余悸。
若非及时稳住朝中局势,除了张让,免去了何进的大将军之职,董卓恐怕都已经住在皇宫里睡大觉了。
本以为,掌握着信息差,能够改变历史。
没想到,历史兜兜转转,又要回到原有的轨迹之上。
只是,原来的何进,换成了现在的董重。
心下思忖,是时候,让曹操出去练兵了。
“确有此事,不过,董重已赴任并州,效力边陲。”袁隗道。
自黄巾始,地方势力壮大,军权下放,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
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只要董卓老老实实效力边陲,就是大汉忠臣。
只能说,他心中的忠臣,标准够低的。
刘辩冷哼道:“董卓给你袁氏,送了不少财物吧!”
“袁家累世三公,世居高位,却不思为国,贪婪钱财,勾结逆臣。你这司徒,不必再做了。”
袁家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说。
到了这个时候,还在给董卓说话,袁隗是精明过了头,脑袋发昏。
“陛下,荀氏叔侄到了。”
刘辩正在气头上,张飞推开门,进来两个年轻人。
荀彧、荀攸,虽是叔侄,却年纪相近。
“是朕对你们太宽仁了。”
刘辩语气冰冷,不想再和袁隗浪费口舌,“将袁隗拖出去,押入大牢。”
明知董卓种种劣迹,违背朝廷,还与之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