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宪政说:“金山寺初建于晋明帝年间,起初起名为泽心亭,后来有人在山中挖掘到金矿,便改名为金山寺。南朝梁武帝时代佛教盛行,天监四年,名僧宝志受梁武帝之命,在金山寺举行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次盛大的水陆法会,金山寺因此名扬天下。武则天的侄孙灵坦就是在金山寺出家,后来任主持方丈。传说中的法海和尚是相国裴休的儿子,也是在金山寺出家后当了主持方丈。宋真宗曾梦游金山,因而敕赐金山寺为龙游寺。元明历代皇帝都曾在金山寺举办过水陆法会,据说明代的释澈法师曾为万人开堂传戒,皇帝亲赐锦襕袈裟。可见金山寺在皇家的地位不同寻常。”
小主,
元贞说:“金山有四大名洞:法海洞、白龙洞、朝阳洞和仙人洞。因为有白蛇传的爱情故事,法海洞最为有名。”云汉好奇地说:“那我们先到法海洞去看看吧。”他们兴致勃勃地进得法海洞,但见洞内供奉有一座法海和尚的石像,看上去神态庄重肃穆,犹如在悟道惮佛,扞卫佛教断绝红尘、轮回涅盘的信仰;又像在闭门思过,忏悔对尘世情爱、家庭伦理的破坏。云汉天真地问:“难道法海和尚真的那么绝情,粗暴的干涉、破坏了许仙和白蛇的真挚爱情和幸福家庭?”
天赐说:“傻儿子,这只是民间传说。历史上真正的法海和尚是一位自燃手指,重建金山寺的‘开山裴祖’。据历史记载,法海俗姓裴,是唐宣宗时宰相裴休之子。他到金山寺出家当和尚时,寺院坍塌,断墙残垣,半山崖有一条白色蟒蛇出没,伤害百姓,没有人敢上山烧香。法海与白蛇斗法,白蛇率领虾兵蟹将,水漫金山,最后却被法海和尚施用魔法镇压下去了,白蛇终于被赶入江中。法海自燃一节手指,立志要重修古刹。有志者事竟成,在众僧侣和四乡八邻的善男信女帮助下,终于募捐到一笔款项,重建了金山寺,所以人们都称法海和尚为‘开山裴祖’。”
云汉听后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那个法海和尚究竟是个无情恶魔,还是开山鼻祖?”元贞哈哈大笑:“傻儿子,传说是传说,历史是历史,往往都会根据后人的需要被戏说或歪曲。你只要记住有一个破坏自由爱情的流氓恶棍法海,还有一位重续金山寺香火的开山裴祖法海。此法海非这法海也!是非曲直,任凭后人评说。”
游过四大名洞后,他们来到金山寺大雄宝殿,只见大殿飞檐重椽、歇山斗拱,黄色琉璃瓦,朱漆圆廊柱,雕梁画栋,彩绘壁画,金碧辉煌。莲花座上端坐着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王天师三尊大佛。大佛背景是巨大的海岛胜景,十方三世活佛、菩萨、护法诸神隐约其间。海面上有十八尊者像,南海观世音菩萨飘浮半空,有善财、龙女侍从左右。两边佛龛中,十八罗汉塑像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金山寺中珍藏有宋代诗人苏东坡给金山寺题写的一首回文体诗: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聪明的云汉立即将苏东坡的这首回文体诗句倒背出来:“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晴日晚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小娇赞不绝口:“我孙子记性真好,看了一遍,就能倒背如流。”云汉受到嘉奖,诗兴大发,七步之内吟咏了一首逐句回文体诗:
寺包山柱砥流中,中流砥柱山包寺。景胜寺对江,
江对寺胜景。 台阁叠连山,山连叠阁台。寺
山涌暗潮,潮暗涌山寺。
天赐称赞道:“这首回文体诗词写得不错,这种逐句回文的难度最大。后句即为前句的倒句,要想写得既句子通畅,又意境迥异是很不容易的。你把金山寺那种寺包山、江对寺、台阁叠山和潮涌山寺的景象都描绘得有声有色、多姿多彩。”小娇说:“要想得到你爸的赞扬很不容易,不要骄傲,学无止境呵。”云汉高兴道:“奶奶,我记住了,学海无涯勤为径,虚怀若谷谦作镜。我们去登慈寿塔吧。”云汉搀扶着爷爷奶奶顺着楼梯盘旋而上,每登一层他们都要到走廊上凭栏远眺。到达最高层时,他们环绕四周,眺望远景,焦山、长山、鱼池、田野、瓜洲古渡和浩浩荡荡的长江等迷人景象尽收眼帘,脚下的金山被重重叠叠的殿宇楼台包裹,楼上有楼,阁外有阁,阁中有亭,富丽堂皇,尉为壮观。
下得慈寿塔后,他们到江天一览亭和环绕着的留玉阁、大小观音阁、七峰亭、妙高台和楞伽台参观。临下山前,天赐带领大家到佛印法师方丈室休息。天赐说:“我们在这佛印法师的方丈室坐坐,喝杯茶。这佛印法师是宋代金山、焦山二寺的住持,他与苏东坡是好朋友,他们经常在此吟诗作画,苏东坡还输给佛印法师一条玉带。现在这条玉带就陈列在观音阁中。另外还有周宣王时的青铜鼎,诸葛亮平定云南孟获时缴获的铜鼓,明代诗画家文征明的巨幅画作《金山图》,统称为金山寺的镇寺四宝。”天赐给金山寺捐赠了二百两白银,还将云汉创作的那首回文体诗词《金山胜景》,用笔墨书写在渲纸上,装裱后赠送给方丈,以留作游览纪念。
晚上,天赐带领家人和管家、小分队弟兄在镇江最大的酒楼里,包下二大间豪华包间,举行旅游夜宴,大家在一起品尝淮扬美味佳肴,欣赏镇江歌姬的精彩歌舞。酒至半酣散席,天赐安排家人回到楼船歇息,悄悄地对元贞说:“我率领几位武艺高强,谙熟水性的小分队弟兄去镇江清军大营和水师营寨侦察军情和城防设施。如遇意外,我已经安排留在船队的小分队弟兄赶紧起锚过江,我们约定在瓜洲渡口会合。”机警的云汉听到父母谈话,央求道:“爸爸,我已经长大了,你带我一起去侦察敌阵吧。”元贞说:“你还小,没有战斗经验,会拖累爸爸的。等到你长大了,我们一起上抗清战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天赐和小分队弟兄,分乘二艘舢板,在夜幕笼罩的江中悄无声息地航行。他们先到清军水师营寨侦察,只见营寨内寂寥无人,两个值勤的水兵正在打盹。他们轻易地进得水师提督的营帐,找到了水师舰队军事调遣图。在返回途中遇到了清军的二艘巡逻艇,为防意外,天赐命令弟兄们跳入江中,在船底顺水推舟潜水而行。只听追随而来的清军水手在高声怒骂:“他妈的,原来是两只断了缆绳的破舢板,害得老子虚惊一场。”
天赐他们等到清军巡逻艇远去,就迅速回到甲板,驶向岸边。将舢板藏匿在芦苇荡里,疾风般来到镇江城。他们先是勘察靠近江边的几座城门的地形和城防设施、兵力部署,然后沿着城墙悄悄地将整个城关侦查了一遍,天赐吩咐随行的通晓测绘的一位弟兄龙云清绘制成清军城防地图。照例侦察镇江清军城防和水师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但是天赐仍感不满足,提议要摸进镇江八旗都督府去探测清军指挥部的实情。
为防不测,天赐把小分队分成二个小组,一组由队长郭跃华带领潜入提督府内实地堪察,如有机会就寻找机密军事部署图,一组由他指挥,负责在外面接应和救援。郭跃华带领小组兄弟飞越高高的围墙,躲开哨兵的搜寻,顺利进入都督府。大约过了一个时辰,郭跃华和小组的弟兄们从高墙纵身跳出,悄悄地汇报说:“都督府禁卫森严,我们在府内绕了一圈,险些被巡逻队发现,少爷,我们赶紧撤离。”
天赐果断下令:“我们仍然分成二组,分头撤离镇江城。”他们一前一后飞驰般疾走在小巷偏街间,很快来到靠近江边的一处城墙,巧妙的扮成巡逻的清军,登上城头翻墙而下,安全撤离了镇江城。可是在翻越城外堑壕时却遭遇了清军巡逻队,双方都打了个措手不及。天赐命令弟兄抢夺战马,赶紧突围。
金磊说:“天赐你不仅是一位天才的合纵家,雄辩的南明说客,还是一位智勇双全的侦察英雄,将镇江的城防和水师勘查一清二楚。原来你们到金山寺游览观光只是个幌子,由此作掩护将镇江的清军查了个底朝天。”邢姬说:“你的儿子也是个天才,小小年纪七步就咏成了一首回文诗词,还要跟随你一起去敌阵侦察,将来肯定是位杰出的少年抗清英雄。真是老子英勇儿好汉啊。”谷宗义说:“我这是借游览金山胜景为名,行侦查清军兵力之实。这次冒险侦察镇江敌情是为日后攻打镇江作好战术准备,这就叫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后来张煌言和郑成功联合进攻镇江,就是凭借我们这次侦察得到的清军城防部署图和水师调遣情报取胜的。”三人继续时空倒流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