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陆子龙断定,“明月部落”制作城墙的泥土,未曾经过蒸煮处理,只是简单地从其他地方挖掘过来,直接堆砌到城墙上,所以这些泥土中暗藏着大量的草类种子。
日积月累之下,在城墙表面形成了一层厚实的草墙。
此时城墙上有些地方的草生长得极为繁茂,几乎将城墙的本来面貌完全遮掩;
而有些地方的草则相对稀疏,露出了下面略显斑驳的泥土。
城墙的墙体上,还能清晰地看到一些雨水冲刷的痕迹,那一道道或深或浅、或长或短的沟壑,恰是城墙历经风雨洗礼的有力见证。
从城门洞的宽度来看,这座城墙至少有 10 米宽。显然城墙的宽和高有些不成比例。
陆子龙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明月部落”在缺乏钢铁制品和先进工具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因此只能采用这种虽然费工费力,但却简单的办法建筑城墙。
“明月部落”地处广袤的平原,有着取之不尽的泥土资源。正因如此,他们不辞辛劳地从外边背着泥土,一点一点地堆砌建造城墙。
日积月累,这座雄伟的城墙终于矗立而起。
在这个时代,能够建成如此规模的城墙,堪称一项了不起的壮举。
此时明月部落”城的大门处热闹非凡,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不断有男男女女的部落族人进进出出,那匆匆的脚步扬起细微的尘土。
男人们大多身形健壮,肌肉紧实,古铜色的肌肤在阳光下闪烁着健康的光泽,他们或是肩扛猎物,或是手捧物品;
女人们则身着色彩斑斓的兽皮裙,笑声如银铃般清脆悦耳,手中提着装满物品的篮子,步履轻盈。整个场景呈现出一片繁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由此可见“明月部落”的确繁荣富庶。
经过晴天云的介绍,陆子龙得知“拜月会”的举办场地就紧邻“明月城”。
这里被精心平整出一块长约四百米、宽约两百米的开阔平地,地面的泥土被压实得平坦而坚实。
作为市场交易的中心,场地中心用茅草搭建起了许多大草棚子,那些茅草经过精心挑选和修剪,整齐地排列在棚顶。
草棚的支柱是粗壮的木头,表面还带着粗糙的树皮纹理,散发着淡淡的树木清香。这些都是为各个部落参加“拜月会”特意准备的摊位。
当然,“明月部落”的草棚子可不是免费供大家使用的。
参加“拜月会”的各个部落若想使用他们的草棚子,都需要按天向“明月部落”缴纳一定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