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难民难倒英雄汉

唯独张崇义派兵封锁信都河间郡,不准青州难民入境,他们就不遗余力地摇唇鼓舌,洋洋洒洒写了一堆诗文痛骂张崇义不仁不义,不恤黎民百姓。

其中一篇文章骂他是“蛮夷之后,奸佞之徒,妄称天数,窃据州郡,上不体天心,下不恤黎庶,乱国魁首,万恶源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像天下大乱都是张崇义的罪愆,气的张崇义暴跳如雷,恨不得派兵潜入京城,把这群腐儒全部砍死。

杨千钟拼命善言开解,说这都是那些谶语的后遗症。

朝廷既然三番五次派刺客行刺,也会安排御用文人攻讦。

反正人间自有公道,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

如今大旗各州郡只剩下幽州并州还是一派极乐净土,将军的巍巍盛德不是卑劣文人三言两语可以抹杀的。他们越是狺狺狂吠,越是说明大旗朝夕不保。

张崇义还是咽不下这口气,好在京城还有一些志高行洁的文人替他撰文辩解,歌功颂德,说他是什么“行尧舜之道,躬行古制,救黔首之苦,普惠难民,治民有方,安民有法。”其中就有他那位书呆子岳父的大手笔。

自承光十二年初,兵部右侍郎大人苏振被韩云山释放出狱后,他罢官赋闲于府,无非是吟风赏月,诗酒度日,倒也过得潇洒惬意。

他当了十几年的兵部右侍郎,却纯粹是个摆设,金淳中瞧不上他,他除了协助左侍郎草拟一些官样文书,就没有其他的任务,平日里只知在府里纸上谈兵,与朝中各方大佬都是相安无事,算是满朝文武中唯一没有政敌的奇葩。

这也是韩云山不杀他的原因,他只有文名清誉,没有朋党势力,充其量就是个有官衔的书生,不杀还能博个爱贤的美名,杀了只会惹来风言风语,得罪一堆文人士子。

张崇义每次想起这个书呆子老丈人就不禁想笑。

老子是书生意气,女儿是天真呆萌,嫁进张家两年,今年都快十八岁,还是原封不动的完璧处子,他懒得搭理她,就让她自生自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