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准备

朱由哲得知济南城失陷的消息时正在泰安犒赏有功将士。

阿巴泰连续猛攻了三日,城池未破,清军损失颇大。

多尔衮以阿巴泰曾立下军令状为由要将之斩首示众,得诸将劝说,才停止。但是也借此夺了阿济格兵权,让他回盛京为努尔哈赤守灵。

用这样的方法狠狠打击了不听话的阿巴泰,同时震慑其他清军将领,挽救因阿济格身死而损伤的名声。

之后,多尔衮改变策略,不再强攻一面,而是将济南城四面围住。

依当时汇聚在济南城下的清军数量和战力而言,多尔衮的确可以做到。他下令每次在一面投入部分兵力攻城,而又不断改变攻城方向。

有时北门,有时南门,有时西门,有时东门。

而每次,多尔衮都令进攻清军全力进攻,而后续兵力更是严阵以待,做好随时全面攻城的准备,以此不断向明军施压。

不知道主攻方向,而感觉每次似乎都要城破,这逼的兵力本就不占优的明军只能不断跑着支援各处。

这种不断的撕扯持续了半个月,最后无论是兵力,还是身心,城中的明军都到达了极限。

最后,在多尔衮的倾力一击下,济南西门被攻破,清军杀入城中。

朱大典无力阻止,最后孤身返回了都督府,以前的大明德王府,自焚而死。

据清军说,朱大典自焚之时,房子里装满了金银。

大火烧化了金银,成块的金银变成了金水,银水,流的满地都是,最后只能用刀剑才能撬下来。

朱由哲对于这种说法当然是下旨极力反驳,说是清军污蔑。但内心却觉得,或许是事实。

朱大典不是个完美的将帅,他爱财,爱到了骨子里。

即使朱由哲三令五申,他依旧不断贪磨将士军饷。

但这样一个爱财之人,最后却殉国而死,而且是在他本来有机会提前撤离的情况下。

朱由哲只能感慨,人心还真是一件复杂的事物。

最后,朱由哲加封朱大典为太子少保,大明左都督,赐谥号“壮”,意指威武刚烈,死于原野。

在破城后,多尔衮在济南城中进行了大屠杀。

无论老少,是否投降,尽皆被杀。

多尔衮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示清军的实力,更是一种威慑,以削减阿济格兵败身死带来的影响。

济南城破没多久,朱由哲再次收到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