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曾换日月变天地(三)

小主,

赵财身体伏在地上,一五一十地将当年如何经过靳氏一家门前的时候发现异样又是如何找到与靳氏一家相熟的莫蔺,最后如何去官府报的官都尽可能毫无遗漏地说过了,大致与莫蔺所说一般无二,可是宋凩一皱眉,问道:“你说当年你去报官的时候,是你自己去的?为何不让莫蔺跟随?为何没有让村子里其他人去?”

赵财颤抖着肩膀道:“回禀老爷,当年靳氏一家灭门实在惨烈,老头子不敢当作寻常命案看待,便决定自己亲自前去官府,学塾莫先生素来在村子里有些声望,又与靳氏一家相熟,所以老头子我便觉得留下莫先生在村子里主持大局要好。”

宋凩扶着椅把手,看着赵财一家剩余的所有血脉,除了那个远嫁他乡的大女儿,如今都在堂下了,宋凩沉声道:“赵财,将你们村子里的族谱都拿来,包括其他脉的谱牒我都要。”赵财闻言颤颤巍巍起身,领命去各大祠堂的老人那里寻。

宋凩看着堂下的莫蔺,说道:“莫先生请起吧,对于当年的案子还有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我将当年负责此案的老人和有关的书面记载都带来了,还需要与当年一直在旁的莫先生一同辩证。”莫蔺起身作揖行礼道:“不敢。”

犹豫了一下,莫蔺开口道:“宋大人,我能不能先回一趟家中,拙荆身子一直不太好,太久不在身边我有些担忧。”宋凩点点头,看着这么多年来好像一直从容不迫一丝不苟的莫蔺,他难得有些舒缓笑意,说道:“莫先生还是那般重情义。”莫蔺笑着摇摇头,告辞离去。

宋凩看着一袭儒衫的莫蔺远去,心中有些唏嘘,当年宋凩还在爷爷的学堂中读书,见到了这个居然能然官居工部侍郎的靳老爷子亲自领着来见自己爷爷的读书人,要知道那时宋凩的爷爷便已经是文坛上首屈一指的大儒了,宋凩对于这个读书人那时面对自家爷爷的从容和不卑不亢记忆深刻,记得当初莫蔺离去之后,宋凩的爷爷居然难得感慨说这个年轻人将来若能抗的住官场上的风雨,未必不能走到更高处,真正的青史留名,只是后来莫蔺卷入了科举舞弊案,被剥了一切身份头衔,宋凩爷爷后来说起此事还颇有些遗憾。

走出议事堂,莫蔺看见了从鬼宅那边走来的君策和江湖汉子,莫蔺疑惑道:“可是靳氏宅邸那边出了什么意外?”汉子没有说话,君策斟酌着说道:“靳氏祠堂那边好像还少了几根烛火,刚刚好是村长赵财和他二儿子一家的数量。”汉子沉声道:“若不是这个小子心细我都不会发现这点东西,看来那个凶手没打算就此收手,得告诉宋郡守一声,先护好赵财一家老小。”莫蔺点点头,片刻后看着君策正色道:“你们要小心。”

说完,莫蔺便走回了家,君策看着莫蔺的背影若有所思,为何觉得这个风尘仆仆的读书人此刻有些疲惫和悲伤,君策晃了晃脑袋,跟着汉子走进议事堂。

宋凩听过了二人的说法,只是点点头却没有多说什么,最后他看着一身儒衫的君策问道:“你们三人是游学至此?”君策点点头,宋凩又问道:“为何留下来卷入此案。”君策想了想说道:“起先是证明莫先生的清白,后来便是想要试着抓住那个屡屡犯案的凶手。”

宋凩看着少年那双清澈眼眸,挥挥手不再多说,君策和汉子便回了那座鬼宅,宋凩看着君策远去背影,呢喃道:“倒还真是个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