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有点意思

想什么来什么,县委书记周俊辉素以冷面着称,前世陈栋就跟他打过交道,此人出身纪委系统,素来严于律己也严于待人,他在林城县任职四年,处理的党员干部不计其数。

要不是因为他查了太多干部弄出来太多空缺岗位,前世的自己大概也没机会在三十岁的时候,才考上财政开支的事业编制进入体制内。

“周书记,这就是我们这儿新来的选调生,陈栋。”

“周书记,您好!”陈栋伸出双手,与周俊辉握在一起。

“之前听林部长说起过你们,还说有机会要见见,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了。”周俊辉眼中闪过一抹欣赏之色,眼前的青年高大俊朗,气度沉凝不卑不亢,身体结实强壮,雨衣雨靴上满是泥水,面上朝气蓬勃干劲十足,让他一下子就想起了当年初出茅庐、初入官场的自己。

“我听吴书记说,这些都是你的布置安排?”

陈栋看向吴启明,见他微笑点头,这才说道:“主要还是吴书记领导有方,我就是提了一些意见建议,没起到什么作用。”

周俊辉很喜欢他的成熟稳重,笑着说道:“吴书记宁可自我检讨说他麻痹大意,也要为你请功,说你一直坚持顶风冒雨检查,才第一时间发现了管涌漏点。这份功劳,县委给你记下了!”

陈栋心中感激看了吴启明一眼,能有这样的胸怀,也难怪他能在这些乡镇党委书记里面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今天的事,吴启明如果春秋笔法将功劳揽在自己身上,陈栋完全能够理解和接受,官场素来如此,没有哪个人会愿意往自己身上泼脏水,来换别人的荣华富贵。

但吴启明显然胸怀大度的很,他跟周俊辉直言不讳承认了麻痹大意险些铸成大错,然后客观而又大肆渲染将陈栋的功劳夸大讲了一遍。

那赵姓副局长上前来问陈栋:“年轻人,你这些本事,都是在哪儿跟谁学的?可以啊!这些方法,可不是光看几本书听几堂课能学会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理论实践相结合,一般人可没这个水平!”

陈栋心里暗笑,心说我可不会告诉你,我就是上辈子跟你学的。

前世的他,会在入职后不久就到水务局担任副局长,与眼前这位赵兴城成了同事,二人开始有些不对付,后来却成了莫逆之交。在陈栋心中,此人亦师亦友,此时相见,自然格外亲切。

“家里有位亲属,对这方面很有研究,我这些本事,都是跟他学的,只是可惜了,他去世的早,不然还能介绍你们认识。”

赵兴城很是叹息,他是技术型人才,与这样的人物失之交臂,自然很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