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基地内尚存一些核能源储备;再加上食物和水源,至少暂时不会出现短缺。
对于这一点,吴罡自己也不是特别担忧。
他计划利用现有的核能支撑过这段艰难时期。
万一不行,还可以借助智能计算机自动生成所需能量。
这就是为什么他对留守基地充满信心的原因之一。
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模拟分析图,那是刚刚由他亲手创建出来的火星气候模型。
根据位置显示,该地区属于火星北半球;
相比之下,只有南半球更接近太阳光直射区域,温度较高,且风暴期相对较长。
自己的基地正好位于两者之间的一个中立地带。
并且吴罡之前已经测试过了当前空气中悬浮微粒的数量——达到了6之多,并且数值还在不断增加。
估计等到真正的全面爆发时刻,这个数字将会达到7。
意味着那时火星将彻底陷入黑暗之中。
好在预报表明,这一次的持续时间并不久——大约一个月左右。
这时,吴罡从窗户望出去,发现整个天空早已被黑乎乎的浮尘遮蔽。
他把这些观察结果详细记录下来作为宝贵的研究数据。
毕竟在此之前还没有人类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长期居住过。
鉴于本国新成立的火星站设施尚未完善,此时倒是提供了返回原先建设的隐蔽所的最佳机会。
早些时候,在修建过程中就已经预留了一条可以直接连通两条通道的设计。
这样一来大大方便了他的行动。
“孙书宏还真有前瞻性。” 吴罡心中感叹道。
当外面的暴风以百米每秒的速度吹过时,即使是最猛烈的地球飓风也无法比拟这里的强度。
尽管早已做好心理准备会在火星暂住,但他也不至于让自己过得过于艰苦。
相反,正好利用这段时间重新规划部分资源,逐渐将个人研究室内有价值的东西转移过来。
事实上,在这个完全隔离于外界喧嚣的空间内,吴罡生活得相当自在。
可是另一边,焦急如焚的老楚却宛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坐立不安。
几次三番打算不顾一切前往火星营救,但眼前这个几乎完全看不见轮廓的红色星球提醒着他必须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