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隐藏的日记

(一)

窗外的蝉鸣就像是被高温融化的糖浆,黏糊糊地粘在玻璃窗上。九月的指尖在键盘上方停顿了足足三分钟,QQ空间的日记界面光标不断跳动,映得她眼底泛起细碎的波光。

桌上铺着从精品店买来的紫色信纸,这是九月特意为小前准备的。信纸边缘印着褪色花瓣,凑近能闻到淡淡的薰衣草香。

“2007年8月1日,晴。”九月敲下日期时,听见网吧传来收废品的三轮车铃铛声。这声音让她想起小前的骑的那一辆自行车的铃也是这样清脆。

那是去年开学的第三个周一。清晨的雨水把玉兰树的叶子洗刷地很干净发亮,九月抱着新领的课本往教室跑,马尾辫突然被什么东西勾住。转头就看见蓝色格子伞骨上缠着几根发丝,举伞的男生慌乱中碰掉了眼镜。

“对、对不起!”他蹲在地上摸索镜框的样子像只迷路的企鹅,镜片沾了雨水,在九月递过去的纸巾上洇开两朵水花。晨读预备铃响起的刹那,她看清他的模样,这不是军训时九月议论的那个非主流男生——林前?头发居然剪了,露出了额头,再戴上蓝色镜框的眼镜,瞬间是变了个样子。开学都第三周了,怎么这会才注意到他的改变呢!

后来这个戴着蓝框眼镜的物理课代表林前,换座位的时候就坐在了九月的后两位。每周三的课后值日,他们总被分到同一组擦黑板。粉笔灰在夕阳里跳舞时,他会用三角函数解她编的藏头诗,而她把他随手画的电路图改成卡通小人。他们还有了一个可以排忧解闷、无话不聊的“秘密基地”,那就是三楼东边尽头的副校长办公室门前,有历史课,副校长才会才这里批改作业,因此,那间办公室也很少有同学过来。

(二)

九月的指尖悬在鼠标滚轮上方,网吧的空调冷气正顺着她后颈的汗珠蜿蜒而下。门外蝉鸣裹着热浪穿透网吧,将屏幕右下角那只灰色企鹅的闪烁频率都蒸得紊乱起来。当光标第三次掠过"前程似锦"的备注时,她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指甲油和半年前是同款颜色——那天她特意涂了矢车菊蓝,因为新买的《费曼物理学讲义》封皮就是这个色调。

记忆如电磁场中的磁感线般缠绕上心头。去年深冬的自习室,小前总爱把保温杯放在窗台边缘,氤氲的热气在玻璃上画出一圈圈同心圆。此刻回忆里的白雾中浮现出他耳后那支斑驳的蓝色圆珠笔,金属笔夹在日光灯下泛着冷光,与他腕间积满粉笔灰的精工表带形成奇妙对比。

“静力学分析的关键是建立正确的坐标系。”他当时用直尺抵着草稿纸,铅笔尖在斜坡模型上划出30°倾角。九月注意到他毛衣袖口磨出的毛球,随着画图动作在纸面投下颤动的阴影,像极了《星际穿越》里卡冈图雅黑洞的吸积盘。

当铅笔停驻在受力分解的关键节点时,窗外的雪粒子正簌簌扑打在玻璃上。小前突然转身抽走她压在《百年孤独》下的《结构力学》,书页翻动间飘落几片蓝花楹标本。“别用魔幻现实主义逃避现实。”他推眼镜时鼻梁上的红痕像道未愈合的伤口,“就像去年某地新闻上报道的那个凤凰桥垮塌事故,记者只会写'钢筋如同融化的巧克力'——"

“那应该怎么写?”九月支着下巴,铅笔尾端在《百年孤独》扉页戳出小凹坑,“桥墩的屈服强度早于施工队的道德底线崩溃?”话未说完,九月自己先笑趴在课桌上,余光瞥见小前耳尖泛起珊瑚色。那抹红晕沿着耳廓毛细血管蔓延,像示波器上跳动的正弦波。

此刻屏幕蓝光映着九月的瞳孔,她点开空间日志的手指微微发颤。文档加载进度条闪烁的间隙,忽然记起小前讲解麦克斯韦方程组时的习惯——他总爱用粉笔在空中画虚拟的积分符号,粉灰落在黑色高领毛衣上,像夜幕里炸开的超新星残骸。

《电磁场公式推导笔记》的标题在屏幕上展开时,网吧的日光灯管突然发出轻微的嗡鸣。公式群如候鸟迁徙般掠过word文档,蓝色批注像他常用的百乐可擦笔痕迹。当看到"▽·B=0"的推导过程旁画着只简笔企鹅时,九月下意识咬住下唇——这个习惯还是他教她画磁感线时养成的。

记忆突然闪回到那个被夕阳浸泡的黄昏。小前用直尺压住她发抖的手背:"画高斯面要像外科医生划开皮肤。"他的呼吸掠过她耳际,带着薄荷糖的清冽。当最后一个同心圆闭合时,落日余晖正巧穿透教室窗棂,将两人的影子焊在贴满公式的后墙上,仿佛某种永不衰减的电磁振荡。

文档滚动到页尾,九月的目光突然被某行小字烫伤。在关于电磁波传播的推导间隙,有人用红色字体写着:“各向同性介质中的波速公式v=1/√(με),让我想起某个总把介电常数和文学修辞混为一谈的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