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结伴返回渭南,他们走后,没有看到的是有外国人想要购买发动机,同样的型号要付出几倍的价格,还是限购,一切只是为了可以让华夏内部普通人有机会创新。
…
在李飞老家的院子,六个人的小队聚齐,开始讨论设计方案。
根据一辆自行车,他们开始了魔改,设计各种方案,制作木质模型,然后商量发动机的放置位置,还有动力传输设计。
七天后,村口就来了一辆卡车,上面写着复兴动力。
“小飞,你的东西到了。”
村头李大爷跑到李飞家,喊道。
“哎,知道了。”
任禹和李飞带着人前往村口取发动机。
一人一架独轮车,和村里的青壮年一起就把十台发动机运回去。
等到发动机到了以后,他们就开始了真正的测试,尽管机床还没到,他们也还是组装了一个简易机床,可以进行粗加工。
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十几个大家都较为满意的设计方案出炉,他们开始打造一个简陋的初始车。
简单的钢制骨架,用钢筋组装而成,发动机的传动倒是简单,他们都是在车厂干过五年以上的老技工,还学习了简单的机械知识,这样的简易传动系统反而十分简单。
最终,在机床到来之际,他们的第一辆两轮机车也制作好了。
“再打磨打磨,就用新的机床。”
看着新到的机床,他们两眼放光,组装的破机床也是用够了,这个才是真的机床。
全钢架构,导轨呈现银白色,据说是不锈钢制成,不怕锈蚀,还有专门给机床提供动力的发动机和中间的减震装置,让机床的加工稳定性更高,上面的刻度精确到一毫尺,看着外观就让人心动。
特别是他们这些技术工人,面对这样精密的机械更是没办法招架,他们在父辈的口中听到的都是那些人力工具,他们也见过,但是实在有些没办法如同眼前精密机床一样给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