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楚国之变!

收上来以后,留下少许用于维持朝廷运转。

李继安又在七州范围内,设立公立学院。

每县一所,收取县内灵童,进行培养。

同时向全楚推广黄牙米。

这种稍带灵气的稻种,对地的要求不高,无论水田旱地,都能种植,生存能力极强,亩产达到一千五百斤!

便是荒野随意扔上些许,来年也能收获黄牙谷。

此米一经推开,便如飓风刮过楚国的大地,使得楚地凡俗界再饥馑之忧。

凡俗界人口增长十分之快。

孩童基数一大,诞生拥有灵根的孩童也就更多。

当然,李继安也没有放弃广大的凡俗界。

在凡俗界推行建造凡俗学堂,教授凡俗武道,将李氏凡人升仙模式推广开来,大量供应先天丹,以便凡俗界中也有大气运者,突破先天,重塑根骨时,获得较好的资质。

而各种凡俗学堂以及其教学质量,将作为各州、县主官的考核项目。

当然这些事情,并非朝夕可成。

在李继安颁布这些政令之后的第一年,公立学院建成,南斗老祖第一次在安阳道院论道,一时间座无虚席,众金丹修士们都满意的离去。

同时,李继安大婚,国师府热闹无比,双驼峰上更是张灯结彩,母亲王姝淇目中更是落下喜悦的泪水。

“瞧你瞧你,孩子大婚,多喜庆的事情,怎么到你这里,还哭上了呢?”

李勤道埋怨道。

王姝淇擦了擦眼泪,白了他一眼,“你这根木头,知道什么?!”

李继安安抚了一番,是夜,他实现了人生中第一次三人行。

时间飞逝,很快就来到了第三年。

到了此时,各地凡俗学堂建立,师资力量,则是李氏辖区内招聘。

李氏辖区的凡俗界,早已受到这种模式的熏陶,去外面出任教习,一点问题也没有。

各学堂以李氏《青牛桩》、《乙木内气功》为必修课程。

数年之后,可以预见楚国修士数量将会大增。

而高阶修士的质量也会便好,毕竟有了元婴真君引路,在金丹的道路上将会走的顺畅一些。

这便是楚国内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