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文银五十两

“不行,要是王守仁知道了此事,说不定会向京城写信告状,虽然有刘公公在,不会有事,但也会让刘公公怪罪我们做事不力。”夏高道。

“人又不是我们杀的,说了也无妨,现在死无对证,我们反而可以倒打一耙。”樊洪说着,在夏高耳边轻声说了一通;夏高听后连连点头。

次日,王阳明调整了心态,强忍着悲痛来到书院给学子们讲学。讲得正兴之时,一名身穿长衫,头戴方帽,花白长胡子,手拿纸扇的四五十岁的老书生缓缓进来,也不打断王阳明的讲课,就在后排的位置坐下认真的听课。王阳明每次讲课都是很投入、很有激情的,讲课期间也经常会有学子和当地的民众,中间进来直接坐下听课;有的当地民众甚至干农活累了,也会到书院来做一下,休息一下,虽然不一定能听懂王阳明讲什么,但也会当故事一样听听。所以,这普通老头进来,王阳明也没有在意,继续讲着自己的课。王阳明从孔孟讲到程朱理学,还把自己对四书五经的理解一一跟学子们做了分享。因贵州地方偏远,各类资源和书籍缺少,学子们往往都只能干听,完全没有书籍可循。所以,王阳明在空闲时间根据自己对四书五经的记忆和理解,专门写了一本《五经臆说》分发给学生做参考、阅读。坐在后面的老书生一边听着王阳明的讲课,一边翻阅着《五经臆说》,捋着胡子不断的点头。

中午时分,思州知州夏高带着衙役又来到龙场驿站,夏高直接就闯进龙冈书院,盛气凌人的大声道:“王守仁,你这个杀人犯,你给我出来。”

原来夏高知道杜闻喜跳崖自杀后,刚开始心里也是一阵慌乱,没想到这杜闻喜如此迂腐不懂世故,这么小的事情都承受不了。但他又怕自己逼着杜闻喜交五十两银子的事情败露,经过樊洪文一提醒,就干脆来个恶人先告状。

“夏大人,又是你?不知夏大人为何说我是杀人犯?请问我杀何人了?”王阳明放下课本从学堂走出来道。

“杜闻喜一家三口可是你杀的?”夏高道。

“不是我杀的,他们三人是跳崖自尽的。”王阳明道

“你怎么断定是跳崖自尽?尸体在何处?”夏高问道。

“尸体我已经叫村民帮忙埋葬了。”王阳明道。

“你为何这么快就埋葬尸体?是谁给你的权利埋葬朝廷命官的尸体的?杜闻喜是我思州赫章县的候补知县,他的尸体自有官府来处理,你那么着急埋葬,是不是想毁尸灭迹?”夏高咄咄逼人的追问道。

这一问,王阳明还真是无从回答,当时看到杜闻喜三人的尸体,心里一阵的痛心,怕在外面久了被野兽损坏,没多想就直接给他们埋了,当时还真忘了考虑杜闻喜的身份。

“夏大人,我与杜闻喜无冤无仇的,又何必要害他性命呢?”王阳明道。

“你是见财起意。”夏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