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众人并不想理会他,杨笑也只是看了东安王一眼,就继续说道:“陛下入关之时,虽然带走了西梁境不少的兵力,但对异族并不是全然没有防备,边关之地的兵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多了一倍。之所以会出现此等溃败,是完全因为……。”
“因为异人!?”武恭这时突然起身开口说道。
杨笑点点头:“不错。”
帐内不少人也都面露恍然之色。
这时有人问道:“那为什么他们又突然败退了呢?”
“异人既然这么厉害,那为什么敌人会败的这么快呢?”有人附和道。
“这还用问,一定是杨将军把他们打败了。”有人说道。
杨笑摆手摇头道:“在下还没那份本事。”
这时皇帝问道:“杨将军可是知道些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消息?”
杨笑回道:“末将哪里能知道这些?都是梁赞梁将军前几日托人告诉末将的。”
接着,杨笑又说道:“敌人的败退是因那些帮助他们的异人全都离开了,而那些异人之所以会突然消失,是因为他们都被某种原因给绊住了。梁将军叮嘱末将,一定要趁着这段时间,尽快将敌军彻底打败。否则,等他们卷土重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众人都对这个消息震惊不已。一时间,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杨笑向张居?拱手道:“张相忧国忧民,体恤百姓疾苦,实在是民之所福。毕竟当年太祖皇帝也是因为国家连年征战,百姓们疾苦不堪,在将敌族赶出西梁后,也选择了让百姓休养生息。”
张居?回道:“杨将军言重了。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是我等职责所在。可是……。”
杨笑伸手止住道:“可是这一次的情况与当年太祖皇帝面临的情况大不相同。当年太祖皇帝休战,确实让百姓得到了休养生息,我大周的边境上也平静了一段。可这也间接的导致了数十年后,西梁的边境上便一直不再平静,直到今天的这场大战。”
杨笑说到这里时,立刻便有人站出来质问杨笑竟敢诋毁太祖皇帝的功绩。杨笑却淡然道:“诸位稍安勿躁,且听在下把话说完。”
皇帝武昭也抬手示意众人听杨笑说完。见圣皇都没说什么,那质问杨笑的几个人也只得向皇帝一礼后坐了回去。
杨笑继续说道:“当年太祖皇帝休战,那是把敌人打败打残,打的他们无力再战之后才休战的。而今天,与其说狄戎族是败退,不如说他们更像是有计划的暂时撤退。要知道,他们的实力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大的损失。他们随时都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再者说,我朝这些年来灾祸不断,百姓积苦深重,可敌人这一两年也不是有多好过。单是去岁今春的雪灾就让他们损失不小。再加上现在又是冬季,冬季作战天然对他们就不利。现在两族军民就好比疲兵对疲兵,看的就是谁能刺出那最后一枪。倘若我军能在这时候拼出最后一把力气,将敌人彻底打败,那么就算他们的那些艺人到时候腾出手来了,单凭那几个艺人又能怎么样呢?反之,一旦我们这时候松懈下来,到时候狄戎族携异人而来,其后果可想而知。更何况还有一个雪藩族在那里虎视眈眈。雪藩族的恶毒,我想诸位全都心知肚明,望山府里的血可是还没干呢。到那时,说亡国亡种恐怕也不是没有可能吧?”
最后,杨笑补充道:“战,尚有一线生机。退,则会败的彻彻底底。诸位,其中利害,在下以尽数道之,是战是退,诸位在心中好好掂量掂量吧。”
这时,封常青在旁说道:“陛下御驾亲征,如此大费周章,想必也不愿意就此罢休吧?”
闻听此言,在场许多人眼神微动,心中已然了然。
其实在很多方面,朝堂之上和世俗百姓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很多时候,一件事能不能办成,往往不是看支持和反对的哪一方人多,而是要看那个能最后拍板决定的人是什么心思。就像眼下,虽然议和的声音明显人多事大,但这不符合皇帝的心思。于是皇帝就让大家在这里讨论来讨论去,直到有一个符合皇帝心思的人站出来说服了大家,这才让事情有了最终的结果。大家都是久经宦海,心思通透之辈,这样的事情稍一寻思,自然就会明白。只不过今天大家争论的热闹,都在一门心思的想着如何说服对方,这才没有想到这一层罢了。
皇帝武昭闻言,面上微微一笑道:“看样子,事情似乎是有结果了?”
众文臣武将全都起身出列,躬身道:“听凭陛下决断。”
皇帝起身道:“既如此,列位臣工就把心思往一处使,咱们争取与敌军速战速决。”
众人齐声道:“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