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万物有灵,此为书灵

借路问道 旧梦久梦 1784 字 21天前

“哦,天一,你的意思是说当时睡着的人都和咱们两个一样进入了书中的世界吗?”

“嗯,我觉得有这种可能性,当时觉得没什么问题,而现在想起来,那些人的身上的气息都是一样平稳的,根本没什么区别,都多少有一些憔悴。”

“是啊,我当时还以为他们是学习太辛苦了,所以才那么憔悴的,没想到居然不是因为那个原因。”

“是啊,关键是这次我们连是什么情况都不知道,不过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那个东西了。”

“哦,那个东西,天一,难道你有什么线索了吗?”

“有一点,我们是进入了书中的世界,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书灵的原因。”

“书灵?那是什么东西?”

“一刀,你知道吗,万物有灵,其出自:《尚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解读:《尚书·周书·泰誓上》指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做民父母。”其所以“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是因为“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不知所以为民父母。《尚书·周书·泰誓中》指出:“惟天惠民,惟辟奉天。”如果你不顺承天意惠爱斯民,你就会被废黜天命。“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之视听皆来自于民,凡顺承天意者,必得民心。《泰誓》中的“天地”,是“万物父母”;“皇天”“上帝”属于天下众民,天之视听皆来自于民;“皇天”“上帝”的“天命”只有顺承天意惠爱斯民的人君才能拥有;凡顺承天意的人君,必得民心。”

“这个我知道,但是这些和书灵有什么关系吗?”

“万物有灵,书中自然也有可能演化出有灵性的灵体。一般的书中是不会产生书灵的,只有在历史久远的书籍上才有可能出现书灵。”

“哦,天一,你说只有在历史久远的书籍上才会有书灵,但是咱们的图书馆里可没有什么历史久远的书啊,大部分都是新书啊。”

“一刀,虽然说图书馆里面的大部分都是新书,但是你不要忘了咱们学校的历史底蕴,我怀疑书灵就是来自于那些书里的。”

“哦,天一,你说咱们学校还留着以前的书,这怎么可能嘛。”

“这只是我的一种猜测,而且书灵一旦出现,那么书灵就可以穿梭在各种书里面,特别不好找。”

“天一,这书灵真的有你说的这么玄乎吗?我怎么就没听过呢?”

“一刀,你没听过也很正常,比较书灵这种东西在历史上也不常见,我也只是偶然听我师傅以前提到过。

这个故事发生在唐朝天宝年间,南方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叫马玉的书生,此人幼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的把他带大,他从小就下定决心要考取功名好好孝敬母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马玉二十五岁那年,顺利考中举人带着母亲的期望进京赶考,结果名落孙山,无奈之下只好灰溜溜地往家赶。

当他赶到离家百十里远的一个小镇子上的时候,已经身无分文狼狈不堪,多日未曾进食。

为了能够活下去,马玉到码头上给人做苦力,一天下来虽然赚够了路费,却也变得伤痕累累疲惫不堪,正当他想去买些东西充饥时,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一阵喧闹。

马玉快步走上前去,发现一个裸脚老太太正在被一个店小二摁在地上暴打,一边打一边骂她是个吃白食的,马玉听了片刻后,才知道这老太太出门没带钱,被当成吃霸王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