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护粮(一)

与此同时,梁彪让运粮车辆快速聚拢,形成了一道运粮队与山林里冲出的贼人隔开的壁垒。

山林里冲出的贼人,有七、八名贼人冲在最前面。再如何训练有素的队伍,在奔跑中也很难保持步频的一致性,这是因为场地的因素所决定的。每个人的奔跑路线的状况都是不一样的,地面平整度,路途的阻碍物,这些都是影响奔跑的速度的因素所在。而如若是列队前行,则是可以利用时间做到步伐统一。可奔跑着就不行了,奔跑的目的就是利用速度缩短与对方接触的时间,所以时间上来不及调整步频。

刘仁杰在看到运粮队把运粮车辆集拢起来后,下了第一个指令:“一队,攻击。”

梁彪的运粮队有三十来个队员,出发前,刘仁杰把运粮队分成了三个小队,而第一个小队则是投掷投枪最远的队员组成。之所以要分为三队,刘仁杰考量的是,每个队员的投枪投掷距离是不一样的,如果所有人同时投掷投枪,会有一部分因为距离而失去攻击的效果。而了解了各队员投枪的投掷范围,能有效的减少无效的攻击,也能节约投枪,因为投枪不可能是取之不尽的。而且还有一点,分成三个小队轮番投掷投枪,能保持投枪攻击的持续性。这就是刘仁杰所做的准备之一,通过调配队伍优差性,找到最合理的攻击时间。

十来支投枪向着奔跑在前的七、八名贼人投掷而去。

装了铁制枪头的投枪,此时的攻击力得以凸显了出来。几名被投枪扎中的贼人,立马倒地失去了行动力,这就是现在装了铁制枪头的投枪的威力所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之前的木制投枪,有些扎中对方,可是伤害不深,被扎中者凭着勇猛尚能行动。而这些装了铁制枪头的投枪不一样,哪怕扎到对方的不是要害,却也能造成较大的伤害,使对方失去行动力。

一队投枪投掷后,立马从运粮的底部抽出投枪,这又是刘仁杰所做的另一个准备。

刘仁杰让运粮队的队员在出发前,在运粮的车辆底部做了隔层,投枪就放在隔层里,如此便能携带更多的投枪。

一队的攻击,并没能使贼人的目的有所改变。反而让他们警视了起来,也让他们的速度提升了起来。

刘仁杰让一队攻击,也存着示威的目的在里面。他想让贼人知道,他们不是没有反击能力的,心存侥幸贼人会知难而退。

显然,刘仁杰示威的目的没能达成。由于距离和攻击的数量,并没有达到让贼人害怕的程度。也可能是贼人的目的性很强,贼人依然向运粮队扑来。

“二队,攻击。”

既然如此,就让我们见真章吧。刘仁杰边想着,边发出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