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局势反转(一)

也是此时,官兵的指挥官才意识到要组织第二道盾墙,只是已迟了。

贼人趁着胜势,从官兵的左边压了过来,局势上,官兵一时之间处在了绝对的劣势。

如此局势下,官兵也唯有两种选择了。

一种选择是攻,只是如何去攻,怎么攻,这得需要一个有灵魂的领头人了。此时的官兵的实力,并非没有一搏之力。如若出现一个有力挽狂澜能力的领导者,去挑动官兵的攻击欲望,再选出最强兵力量,以此做为箭头,一鼓作气的冲锋,有可能会冲破贼人的防线。如此,局面上,又会回到五五开。而回到五五开是贼人不能接受的,因为贼人的身后,是城门大开的南门,还有在被攻击着的常德县城,而官兵没有此层顾虑。

贼人冲破官兵的左边,如若官兵有能力也冲破贼人的某一边。那么,官兵的局面又会好转起来,就能真正演绎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另一种选择就是退守,而这也是很考验指挥官的调配能力的。退守,该怎么退,是一门很大的学问。若是退守的意图表露出来,己方的气势必然有所降低,这给本就在气势上被对手压制着的己方,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退守的步骤将很重要。若是指挥不当,有可能产生溃败,那将是灾难性的开始。

官兵的指挥官,在利用战斗中的攻势是不足的,而制造守势的手段却是足够的。

官兵的指令下传后,只见右边的官兵,保持着盾墙逐渐往后退。而中间的官兵,在向左边延伸盾墙,同时慢慢后退。

渐渐的,官兵的盾墙,就形成一个半扇形的盾墙。同时,缓慢地向着兵营的位置退着。

贼人也没办法,只能压着官兵,随着官兵的后退而缓慢的前进。

而此时,在西门高坡处观看官兵攻城的少年,跑过来告知刘仁杰,西门的城门破了,官兵攻进常德县城了。

刘仁杰一时有些两难起来,他想看南门这边,官兵会不会退到兵营,彻底完成守势。

他也想亲眼看看,西门那边,官兵能不能彻底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