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这段日子一直忙于治理旱灾,而随着八月份的下雨,关中的旱情也随之缓解。
旱灾虽然过去了,但百姓的民生问题可没有解决。
“主公,钟繇来报,此次旱情,关中收成不好,作物怕是十不存一啊。”荀攸拿着钟繇的报告道。
李昭也有心理准备,减产是不可避免了。
好在他早就命令人从其他地方运粮食前往关中,抑制住了关中的粮价。
此次旱情,自然有人想要借此发财。
一些粮商,纷纷囤积粮食,不再出卖。
按照他们以往的经验,旱情之后粮食必定大涨,到时候他们便可随心所欲地定价了。
最疯狂之时,一石谷子他们敢卖五十万贯。
地主大户家不用愁,家中都会有余粮。
苦了的都是中下农,百姓买不起粮食,只能异子相食。
粮商可不管你卖不卖得起,饿不饿的死,只要有利润,他们就敢铤而走险。
更何况,以往的朝廷不管这些,这更加助长了他们的气焰。
但他们忘了,如今关中是李昭的。
“主公,关中的粮商都不肯卖粮,甚至有人散播即将闹饥荒的谣言啊。”荀攸道。
李昭则不以为意道:“那些粮商不卖,由朝廷卖,一切按照以往的价格卖。”
李昭的粮食多着呢,不怕你囤积。
“至于敢散播谣言者,自然有人处理的。”李昭狠狠道,锦衣卫会告诉他们答案的。
“主公,若是粮商趁机购入官粮该如何?可要限制每人每日的购额?”荀攸担心道。
“不用,对于限制购粮反而会使百姓恐慌。”李昭道,百姓有时就是不理智的,李昭一这样做,他们反倒是会担心朝廷没粮了,那不得疯狂去买粮商的粮食,哪怕对方卖高价。
“卖!只管卖!我反倒怕他们吃不下我的粮食。”李昭毫不担心道,如今他也是家大业大,根本不缺粮食。
“不只卖,还得隔段时间就降价卖!”
只要粮商一看见粮食每日降价,必定怕手中的粮食砸了,便会开始疯狂抛售的。
荀攸见李昭已经胸有成竹,便不再继续说了。
长安,干燥的空气终于变得湿润了。
长安的大粮商士孙实心情不错,按照以往的情况,接下来他会大赚一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