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四国混战

战国帝业 君子于役 2375 字 2个月前

前几天,关东传来一则重大消息,就在赵国与齐国站在一起共同对楚国宣战时,魏国也在此时,向齐国宣战。

不过魏王并没选择配合楚军攻鲁国,而是命令将军魏离,没错就是先前丢了垣雍的那个魏离去攻打齐国控制下的陶邑。

就在齐魏两国开战的第二天,赵王也履行盟约正式对魏宣战,几乎是赵国对魏国宣战的同时,楚王也派出使者向赵国宣战 。然后鲁国派人向魏国宣战,魏国控制下的卫国也同时向齐国,赵国,鲁国宣战。

现在关东六国的局势已经非常明朗,齐赵同盟对楚魏联盟,两大阵营都各自在国内动员一切可以集结的力量誓要将对方打垮不可。

两大阵营的主要战场集中在鲁国和陶邑。战争爆发的初期,赵军还未能及时赶到战场,齐鲁联军军要靠一己之力同时顶住楚军和魏军的进攻,而楚国与魏国都明白,只要他们在赵国的援军到来以前,完成他们的战略目标,攻克鲁国以及陶邑,那么这场战争就算结束了。

齐军在天下素以只能打顺风仗着称,战争刚刚爆发时,几乎魏楚两国都认为,齐军不堪一击,但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一向以懦弱着称的齐军誓死扞卫领土,齐军在鲁国以及陶邑都采取了一步不退的策略,面对魏楚两国在两个方向的猛烈攻击,无论是齐军还是鲁军皆誓死不退。

战局最为激烈的时候,楚军甚至绕过了徐州攻到了鲁国的都城曲阜城下,齐军的主将颜聚,完全没想到楚国会兵行险招绕过齐鲁联军重兵把守的徐州直攻鲁国的都城曲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时鲁国将主力都集中在了徐州配合齐军守城,曲阜仅仅只有3000多守军,齐鲁联军又被正面的楚军拖住,一时之间无法增援。

就在这种危急的关头鲁公亲自换上了铠甲登上城头鼓舞士气,就连太子也被编入守城队列,据说鲁公的妻妾们也被下令帮助壮妇转运粮草物资,以及照顾城中的伤兵,在这种众志成城之下鲁军硬是靠自己的力量顶住了楚军长达13天的围城。

战后楚将景阳给楚王上表称:“鲁军对曲阜的坚守,是个难以想象的奇迹。”

随后齐军终于赶到战场解除曲阜之围,并再度将楚军赶回到徐州城下,两军又重新围绕徐州鏖战。

齐鲁联军血战楚军的同时,魏军也在猛攻齐军的陶邑,相比起鲁国,这里的局势要更加危急。

陶邑在战前总共只驻扎了两万齐军,尽管早在半个月前赵国就知会了齐国要小心应对魏国的偷袭,但齐国此时已经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鲁国,根本无法有效的支援陶邑。

在魏国进攻时,临淄方面仅仅向陶邑派出了五千多援军,加上原先城中的守军,陶邑的守军人数也仅有两万五千。

而齐军对面的魏军,魏王为了打这一仗几乎倾其所有,魏军刨去为大军转运粮草的民夫,所能投入战场的兵力高达20万。

魏王对这一场战争信心满满,在战争爆发前,他就不止一次的对左右说:“这一场战争将非常轻松,齐人不堪一击,战争会在一个月内结束。”

魏相段干子更是狂妄的表示:“魏国不应该止步于陶邑,如果有机会我们应当攻取齐国的平陆,将刀子插进齐人的心脏。”

正是因为魏国这种轻蔑的态度,使魏国严重错估了齐国的实力,并为这场战争的失败埋下伏笔。

战争爆发后,魏王没有让富有经验的魏军老将们出征,而是让那个先前打了败仗的魏离挂帅。

而魏王之所以有如此轻率之举,据说仅仅是认为“哀兵必胜”,魏离先前败在秦军之手,这一次挂帅必能洗刷耻辱。

事实上这位魏离根本没有对先前败在秦军手上做出任何反省,他仍旧是一如既往的狂妄自大。

在成为了20万魏军的主将以后,这位魏军的统帅,甚至没有到军营中去视察过一次,士兵们的士气装备如何,后勤的情况,他几乎一无所知。

这位魏军统帅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坐在营帐中欣赏歌舞,以及在部下们面前宣称齐人有多么懦弱,他们的对手有多么的不堪一击。

另一边的陶邑守军,此时陶邑的齐军统帅是将军王孙贾,在战争爆发前王孙贾请命齐王,来到陶邑坐镇。尽管敌众我寡,但王孙贾并没有丝毫胆怯,他一到陶邑就征召了城中的壮丁参与守城,又命令城中的妇女们帮助军队转运粮草伤员,同时打开府库,大肆犒赏三军。为了激励士气,他更是将自己远在临淄的家人都接到了陶邑,以表明自己与这座城池共存亡的决心。在王孙贾的激励下,陶邑守军士气高涨,全城军民皆团结一心。

齐魏两军,一方认真备战,另一方则骄满轻敌,这场战争还没爆发,结局就已经了然。

魏军在从大梁出征后,副将曾向魏离提议,全军轻装急行用最快的速度突袭陶邑,打齐军一个措手不及。

但魏离对他的副将表示:“我们有20万大军,要赢齐人就应该赢得堂堂正正,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乃鼠辈所为,我堂堂魏军,不屑为之。”

结果20万魏军带着各种物资,磨磨蹭蹭的走了五天,才终于赶到陶邑。

王孙贾利用这宝贵的五天,将城池加固的如同铜墙铁壁。

魏军在信心满满的发起进攻以后,原本他们以为齐军会像以往一样迅速溃败,但这一次魏军遭遇了守军的迎头痛击。一连攻击了三天,魏军就连城墙都没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