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周帝国礼法,虽然三苗部落正式宣布,不再接受楚国奴役,但从名义认定上,三苗部落依旧属于楚国附庸。
毕竟在此前送往镐京王城的文书中,均有三苗部落首领自愿归附楚国的记录,并附带其等亲自按压的标记作为证据。
大周帝国亦曾颁布王命诏书,确认三苗部落为楚国的一部分。
除非楚君熊仪主动向周天子上书,奏请解除三苗部落的楚国附庸身份。
亦或者楚国灭亡,三苗部落方能重新恢复此前状态。
三苗部落使者闻言,瞬间感到无奈与窘迫。
玄甲军使者这才故作灵光一现,表示这个看似无解之局,实则存在一线生机。
按照大周帝国礼法,三苗部落属于楚国的一部分,楚国乃大周帝国分封诸侯,同时又是紧密盟友。
从这个角度来说,三苗部落也算大周帝国的紧密盟友。
三苗部落与楚君熊仪决裂,可以看作是楚国内乱。
因此,无论大周帝国向哪一方售卖粮食物资,其实都是在周楚边贸的正常范畴之内,三苗部落与楚君熊仪均无话可说。
然而,楚君熊仪终究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而且一直是大周帝国的坚定支持者。
反观三苗部落,虽然此前曾与玄甲军接触过,而且双方并未有旧仇宿怨,但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好。
一方是坚定支持者,一方则是形同陌路人。
大周帝国帮助楚君熊仪,实属再正常不过之事。
若是帮助三苗部落,反倒有损大周帝国颜面。
然而,圣贤曾曰,情义虽无价,颜面却有价。
若想大周帝国折损颜面,向三苗部落出售粮食物资,那便需要用钱财来弥补。
简而言之,便是高价购买。
整体价格大致相当于市价三倍,可以使用大周纸币,真金更是没问题,但是楚国专用纸币却绝对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