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这些针对各个区域“突发情况”的应对,叠加起来,极有可能让德军打出更好的战略效果。
就像,在西南方面军时,苏军两个战区,在西南方面军司令部,可以迅速对薯条君(阿廖沙)在不同战区上交的报告做出反应的情况下。
两个战区的战役发展就会相互促进。
所以这个风险,实际上是大幅放大双方高级别指挥部,对战局影响的双向风险。
2、“图司机”等人手把手场外援助的限制
在这里,“图司机”等人可以在不直接部署到战场中的情况下,间接指挥这些非薯条旅部队的苏军。
是依靠之前巨型天线的全域广播,暴风兵小队的持续行动,和之前自我解散的“国际纵队旅”摩托化步兵三重影响才能实现的。
而在更多的时候,组织度正常的苏军部队,显然是不会轻易听从,除了他们上级之外的指挥部门的命令的。
3、德军是更加接近大纵深作战理论所设想的军队
这一描述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包含小胡子在内的德军高层,并没有将“闪电战”,在战争中转变为一套,与大纵深作战理论相当的战略思想。
因此所谓德军的“闪电战”,更多的是德国参谋部,在战前诸多限制下,在面对必须速战速决的根本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战役级”作战思想。
小主,
相应的,既是导致这一思想产生,也是配合这一思想而建立的,有着明显根本性缺陷的德军,其实也只是一支特化了的“战役级”军队。
而这一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德军虽然能在苏军更新大版本之前,表现出在战场上的统治力。
但却在战争后期,苏军更新补丁之后,成了一支只能依靠德军士兵素质,部分新锐武器,与少数杰出将领超水平发挥,才能抵挡苏军全线推进的军队。
PS:其实“闪电战”这名词都是美国人发明的。)
……………………
相比于依靠各种观察与经验,判断出德军不仅在迅速收紧当前战区苏军脖子上的缰绳,也很可能会在其他战区做出变动的薯条旅参谋部。
更多的是依靠战争本能行动的薯条君,此刻则根本无法想到怎么多。
因为德军更加严密的第四批拦阻兵力,已经给“狂飙车队”施加了更大的压力。
首先是一直阴魂不散的德国空军。
吸取了之前德军轰炸机经验的,新一批德军俯冲轰炸机部队,已经可以凭借高超的技巧,游走在“狂飙车队”已经大幅削弱了的对空火力之间,不断干扰整支部队的快速移动,逼迫薯条君不断靠近德军再次建立起来的反坦克阵地。
而对于德国空军这种行为,薯条君却毫无办法。
因为之前两次触发提升己方载具性能的战吼,已经让此刻战斗本能拉满的薯条君,意识到了之前大幅提升己方防空火力命中率的黄色光环的副作用。
而为了保证“狂飙车队”在遇到德军地面部队拦截时,不至于因为命中率下降太快,而被德军再次围困,薯条君不得不压制自己,对德国苍蝇的仇恨。
“你们这些虾米,等俺有空,等俺有空一定扬了你们的机场!”
很快,薯条君已经有所预计的德军拦阻阵地再次出现,已经有了上次经验的薯条君,这次直接火力全开。
“WAAAGH!小子们,冲垮那些德国虾米!”
之前震惊了德军反坦克部队的红色光晕再次覆盖整个“狂飙车队”,在载具寿命开始快速燃烧的代价下,整个装甲部队没有丝毫脱节的撞入了德军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