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解释:
小胡子对于自身装备数量的焦虑
这一点其实在此前已经多次触及,比如德国空军的战斗机缺乏备件,德军坦克缺乏备件,德军各种缺乏备件。
而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便是在工业只有部分能被战争所用的情况下,小胡子畸形的野心,让其执着于组建更多账面上好看的装甲师、航空队,而不是去考虑如何维护已经生产出来的装备——毕竟在小胡子意识里,这些装备的寿命只要能支撑他打赢规划中的一场快速战争就可以了。
对此,历史中有很多例子可以体现。
比如1941年入侵苏联前的装甲师扩编,很多都是采取将原本拥有两个坦克团的一个装甲师,拆成两个师的操作完成的。
甚至即使是这样,德国还有好几个装甲师只能使用捷克的35(t)和38(t)来凑合。
可以说从这一点上讲,德军装甲部队能打赢苏联装甲部队,真的是靠坦克里面的人的巨大水平差距实现的。
再比如,1941年斯摩棱斯克战役结束后,在德军已经露出疲态的状态下,小胡子依然驳回了陆军将新生产的坦克和大修装配设备补充到东线部队的请求,反而是希望用这些装备武装新的装甲师,以实现在当时的小胡子看来很快就要到来的世界征服战役。
为此一大群装甲部队高级指挥官,不得不为了350台Ⅲ号坦克发动机,在军事会议上向小胡子祈求满足。
而更离谱的是,在入侵苏联前,德国军工在小胡子的指令下,只在1940年底-1941年6月的半年时间里加强了弹药生产以为战争做准备,而到了7月份,在德军高层乐观的认为战争已经结束(明斯克大合围结束)后,小胡子就着急的将弹药生产的优先级下调,以为潜艇和更多坦克的生产让路。
这直接导致了之后的基辅战役,负责封堵包围圈的德军部队,居然破天荒的出现了弹药配给制。
PS:不过以当时德国工业实际只有部分为小胡子所掌控的情况来看,小胡子这种小家子气的操作似乎并不难理解。
PS2:用地狱一点的眼光看辛德勒使用工厂拯救犹太人的方案,其实也是沾了纳粹无法完全控制工业资本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