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阳回了趟少城,三艘渡船满载人马出了少城。

仇老鬼率领一艘,淑云、沐婉婷、陶云儿、李牧羊等人一艘,张二阳一艘,三艘渡船抄近路去了雁荡关。

张二阳本不想陶云儿等人以身犯险,奈何几人在山上待久了,身上早长了毛,不大战一场不痛快。

李牧羊从欧阳春风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几年前弃文从武。

他长袖善舞,不时得到大家的指点,进展神速,这次机会难得想小试牛刀。

吴茜见同伴惊魂未定,按照时间估算另外两人肯定回不来了,抓紧时间撤吧。

来到京师,把情况告诉许巍,让他早做决断。

许巍久经沙场知道大势已去,下令撤军。

物资不要了,抓紧时间登上渡船,保险起见兵分两路,其中一路撤往雁荡关方向,他则去往另外的方向。

赵王见两位金丹迟迟不归焦急万分,两位金丹可是赵家的立国之本动摇不得。

屹立在城头上他,忽然发现北朝撤军,看来张二阳那边获胜。

传令下去,集结兵马准备出城迎战。

以防有诈,还是要等两位金丹回来。

很快两位赵家金丹落在城头上。

“王叔,怎么样?”

“弄死北朝两名金丹中期,咱们即刻出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北朝兵马分了两路,咱们如何去追?”

“我亲帅一部人马去追逃往雁荡关那路,沈公爷去追另外一路,切记不要正面迎战。”

沈德飙自从晋升金丹,不可一世,王室把一切看在眼里,虽然没有说什么内心老大的不快。

这次张二阳去往雁荡关,任谁去都是大功一件。

为了平衡各方势力,自然不会再让沈家拔得头筹。

接下来的战斗还离不开沈家,哪怕沈家去另外一路,断不可让沈德飙出现差池。

沈德飙猜测张二阳率部去了雁荡关,自知王命不可违,虽然心中有气,他一个弱弱的金丹初期根本不是王室的对手,只能乖乖听命。

张二阳这边锚足马力,花了半日功夫方才追上北朝的渡船。

本来计划撞碎北朝渡船,渡船上的官兵跌落下来,非死即伤省了不少事。

如今少城三年不开张,他想留下渡船补贴家用。

北朝金丹见张二阳杀到,自知不敌带领几名金丹初期弃船逃命。

他也没有想到,会有如此狼狈的一天。

张二阳率队登船,大杀四方。

赵家人马随后赶到,加入战斗。

战斗属于一边倒的屠杀,北朝官兵伤亡无数。

紧接着,大队人马杀奔雁荡关,这里北朝的官兵收到消息早已鸟兽散。

张二阳并没有乘胜追击,在赵家金丹的盛情之下,拖着渡船赶往京师。

京师城外的战场早已打扫完毕,官兵往城里运送物资被赵王制止,坐等张二阳到来。

赵王不是不喜欢物资,这次首功当属张二阳,理应分他一份,他心思细腻不希望和张二阳产生嫌隙。

城外相见不禁唏嘘,想不到再相见已是三年之后。

如今的李牧羊早已脱胎换骨,气宇轩昂不似欧阳春风般文弱。

陶云儿、唐婉儿以及钟公子等人,让沈醉、李婉瑜等自惭形秽。

这些人中,沈醉第一个晋升筑基,当属最强者。

四年后,陶云儿、唐婉儿早已筑基中期,就连最弱的钟公子如今筑基三层,把沈醉远远甩在身后。

修为本是沈醉最大的依仗,如今优势不复存在。

少城现在物资紧缺,张二阳毫不客气分走半数物资。

张二阳对沈家的表现不甚满意,赵王虽然没有实锤,通过蛛丝马迹看出端倪。

三年前沈德飙去少城,张二阳为其接风并未送行,甚至未再见面,可见张二阳对其很不满。

王室见过大世面,何谓大世面?能体会囊中羞涩的窘迫,能理解穷人乍富的傲慢,能想象井底之蛙的短浅,能宽容吹嘘的外强中干。

他理解沈德飙,也理解张二阳。

如今张二阳能够灭两名北朝金丹中期,论实力比王室还要强上一筹。

这次他有更重要的事,从张二阳那里得到答复。

张二阳有无称霸之心,如果有两家人如何划分版图。

如果没有再好不过,王室不会让张二阳吃亏,让渡出张二阳满意的利益。

“赵王,我志向于修仙,凡尘俗世没有好大的兴趣。”

“如此甚好。”

赵王闻听龙颜大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