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郑三俊思考对策之时,城墙下的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黄昌在敌军中军大开杀戒,但敌军的抵抗也越来越顽强。
突然,一名敌军将领冲出阵中,直奔黄昌而来。黄昌见状,毫不畏惧,挺枪迎战。两人在战场上展开了激烈的对决,刀枪交击,火花四溅。
城墙上的郑三俊看得心惊肉跳,他知道黄昌的胜负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战局。
就在这时,城墙上的士兵们再次发出欢呼声,只见黄昌一枪刺穿了敌军将领的胸膛,敌军顿时士气大减。
黄昌乘胜追击,率领骑兵在敌军中军来回冲杀,敌军阵型大乱。
城墙上的郑三俊见状,立刻下令:“全军出击,配合黄将军,一举击溃敌军!”
城墙上的士兵们闻令而动,纷纷冲下城墙,加入战斗。一时间,战场上杀声震天,血流成河。
敌军终于溃败,就连他们赶来的援军也是望风而逃,哪里还敢再战。
“黄将军威武,黄将军威武,”,,,
战场上不断响起黄将军威武的呐喊声,声音震动云霄。
崇祯皇帝得知大胜,对黄昌更加欣赏,夸赞道:“黄将军果然勇猛无双,简直是当世战神。”
皇帝对黄昌的赞赏,体现了崇祯对黄昌军事才能和勇猛精神的认可。
在古代,皇帝的夸赞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其忠诚和贡献的表彰。黄昌作为将领,能够在战场上取得大胜,不仅证明了他的军事才能,也显示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皇帝的效忠。
崇祯皇帝的这种夸赞,必定会进一步提升黄昌在朝廷中的地位,增强他在大军中的威望,同时也可能激励其他将士效仿,为大明王朝贡献力量。
面对夸奖,黄昌不骄不躁,道:“这都是末将应该做的,当不起陛下这般夸赞。”
之后的日子里,黄昌被崇祯皇帝几次提拔,成为了一个手掌兵权的实权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