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北汉内乱

惠璘这个人就没这么多弯弯绕了。他是以北宋叛逃将领的身份进入了北汉,实则也是赵匡胤派来的间谍,就连《宋史》也毫不讳言地指出惠璘乃谍者。他虽然是来协助郭无为搞事情的,但也有北宋皇帝特派员的意思。郭无为也把惠璘给安置在了皇宫,也成了一名整天待在皇帝身边的一名宫廷供奉官。

这就是郭无为不害怕刘继恩的理由之所在:我大权在握,你一个毛头小子能奈我何?况且你身边的近侍都是我的人,我想要你的小命只是分分钟的事。再者说,我有大宋皇帝在背后撑腰,你要是好好听话咱们这日子就接着过,你要是敢轻举妄动,我就干掉你然后以北汉全境投降大宋,如此一来我就会成为大宋一统天下的大功臣。

这些事刘继恩肯定是不知道的,他确实想干掉郭无为,但郭无为的势力和根基都不是他一时间能够撼动的,之前他就想过要把郭无为调出京城,但最后没能成功。如此,刘继恩就更加地寝食难安,郭无为就像是顶在他背后的一把刀,他无论如何都想着要拿掉这把刀。于是,他想出了一招明升暗降的办法,他将郭无为加封为司空,这个头衔足够尊贵但实权一点也没有。刘继恩想以此一步步地拿掉郭无为手里的权力,直到最后将其一举拿下。

就是这个举动给刘继恩招来了杀身之祸。郭无为是老江湖了,刘继恩这一招他当然是知道其厉害之处,刘继恩已经对他下手了,而他如果不想坐以待毙的话就必须采取行动。与此同时,在这个时候还有一件让郭无为很有底气的事发生了,这件事让北汉上下举国震动。

早在刘钧刚死的时候,北宋皇帝赵匡胤就命令卢怀忠领兵屯驻洺州,意图对北汉动武,而在刘继恩继位不久之后,赵匡胤正式下诏出兵讨伐北汉,原因只有一个:我曾对刘钧承诺过,终我此生都不会对北汉动武。可是,现在刘钧死了,但继承他皇位的竟然是他的养子刘继恩,他刘钧有那么多骨肉兄弟,可为什么皇位却传给了他的养子?这里面肯定有阴谋,我要为刘钧、为他的兄弟们、为北汉的老百姓讨回公道。

不管这个理由有多么的义正辞严或者有多么的不要脸,但宋朝的大兵们真的是出动了。

赵匡胤命令他的结义兄弟北宋昭义军节度使、同平章事李继勋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党进为副帅,宣徽南院使曹彬为都监,由此三人率领一路大军直扑北汉都城太原。同时,他命令建雄军节度使赵赞为汾州路都部署,绛州防御使司超为副帅,隰州刺史李谦溥为都监,此三人为另一路大军进击北汉。在这两路大军之前出发并为此次北征充当先锋主将的人是棣州防御使何继筠,怀州防御使康延沼为大军都监。

李继勋、党进、曹彬、赵赞、李谦溥、何继筠、这些人无一不是北宋开国时期的勇将名将,宋军这一次出征的具体兵力不详,但看这个将军阵容应该人数也不少。

赵匡胤的命令是要尽可能快地赶到太原城。为什么要快?因为面对刘继恩亮出的刀子,郭无为准备跟他进行最后的决赛了。先杀掉或控制住刘继恩,然后宋军恰到时候地兵临城下,在此局面下,不管北汉国内有多么大的反对力量,不管这些人心里有多么的不情愿,但这些人都得在宋军的刀枪面前低下头颅。

遗憾的是,千算万算终究敌不过天算,郭无为计划得很好,或者说他和赵匡胤配合得很好,但是他们都没料到刘继恩竟然率先举起了屠刀,而他的目标就是郭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