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雁曾经来过咸阳郡,与秦国将领韩复等人厮混一处,自然也学得了一些方言,不过此时的长安话与后世的西安话还是略有不同的。发言更为抑扬顿挫、语气也较为柔和一些,受原晋朝的影响,语调中带有洛阳雅音的发声。
守卫随意看了看,见酒坛中皆是酒水,命人搬了两坛下来,这才放冯雁等人通过。
“这些王八盖子倒是不客气啊。”刘袭忿忿不平道,冯雁闻声笑了笑说道:
“就当纳税了。”
在晋国如果有人敢拦着,刘袭等人敢一巴掌招呼过去,但在秦国,不低调也不行啊!
进入城门,冯雁几人立即愣住了,只见城池里面道路宽敞、密林成荫、车水马龙、商铺密集,远处宫殿成群,鳞次栉比。好一派大型城池的景象,比之建康繁华数倍。
冯雁饶有兴趣的四处逛了逛,细细打量起来。
向路人打听得知,长安城面积约三十平方公里,有十二座城门和八条主要街道,最长的街道长二百余丈。城内的宫殿、贵族宅第、官署和宗庙等建筑约占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二。宫殿集中在城池的中部和南部,有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北宫和明光宫等。其中未央宫是从汉惠帝开始的许多皇帝的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宫殿之一。居民区分布在城北,划分为百多“闾里“(住宅坊)。在城市的西北角上,称为“长安九市”。在城西有面积广大的上林苑,苑内主要有昆明池、建章宫等。在城南有一组王莽时期建造的礼制建筑。汉长安城一改战国时期大小城相套的格局,把居民区、工商业区和宫殿区集中在一座城市里,后世的都城都沿用了这一构建体系统。
渭水以南、长安城以西地区有章台宫、阿房宫为中心的建筑群,不过阿房宫损坏严重。此时的长安城已由咸阳稍向东移,整座都城均以市区为中心向外辐射,沿着渭水两岸绵延伸展。咸阳作为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都城,其整体城市体现着秦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许多方面都把战国以来的城市建设提升到一个空前的水平,既有庞大的宫殿群显示皇权的威严,又有壮观的市容市貌标示着都城的地位;既有绝佳的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人文景观的依托,又有营造的人文景观反衬自然景观的秀丽。
秦“每破诸侯,写仿其宫室,坐之咸阳北坂上。”写仿并非照搬,只是临摹其主体建筑的风格。秦宫建筑群的风格仍然体现了以秦文化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立场,这才有了唐代诗人杜牧“秦王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漪罗”的诗句。
《汉书?翼奉传》云:文帝时,汉长安城“未有甘泉、建章及上林诸离宫别馆也。未央宫又无高门、武台、麒麟、凤凰、白虎、玉堂、金华之殿,独有前殿、曲台、渐台、选室、温室、承明耳。
《三辅黄图》说:“惠帝元年正月,初城长安城。”“明光宫,武帝太初四年起。”
桂宫,“汉武帝造,周回十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