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史可法

堂堂平辽伯如此屈尊迎请一位年轻怪人,这其中必然有很大秘密,不是光史可法感到有蹊跷,而是在门外等候的多位官员感到非同寻常,纷纷在猜测,这是何人?一定身份贵重,不是勋贵就是救命恩人一类的故交,只是这个怪人大家从没见过,不像是京城里纨绔子弟啊,他们只猜对了一半,高师成说起来的确是卢象升的恩人,也是大明的恩人。

卢象升把高师成请进府中,马上吩咐关上门放出牌子不再见客,他知道神兵来京城一定有要事,见史可法有些局促。当即说道“宪之,正要和你说起,高将军就到了,此是~~~~~”一通解释,听得史可法更惊异了,神兵?天降?真有怪力乱神?

看着半懂不懂的史可法,高师成很是感慨,历史书上说很多大明士绅在抗击清军南下的过程中殉国,史可法就是其中最壮烈的一个,代表了一部分不愿卑躬屈膝的大明士绅,说实话,他是不大相信有那么多汉奸,好好的人不做谁愿意做奴才呢?大明的社会形态始终比半奴隶制的大清好很多,除了几个铁了心跟随清军的范文程等人,绝大部分是不愿意投降的,即使象吴三桂等估计内心也是煎熬,所以才会有反复,姜镶就是很好的例子,投降了清军没多久即反清,最后兵败身亡,所以在高师成他们这些研究过历史的人来看,大明不缺忠臣,缺的是对世界的的科学认识,他们中绝大部分只要方法正确,都是可以成为有用人才的,而象史可法这样的更是重点培养对象,一定不能让悲剧重演。

卢象升见高师成和史可法都有些走神,忙笑着请二人用茶,高师成缓过神来,对卢象升说此次来京是采购一些衣物和盐的,将天津一带发现了鼠疫的事说给他听,卢象升和史可法明白这是说得瘟疫,问高师成可有药物可以治疗?高师成说他们有,只是日常还需要多注意卫生,他走马观花发现北京环境很不利于抗役,脏乱差,需要大明朝廷下决心整治,否则大规模的染役不可避免,会丧失大量人口,并将他们已经在天津塘沽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说给卢象升听,卢象升严肃地问道“这场瘟疫后世的书上怎么写的?”高师成望着他,一字一顿地说到“这场瘟疫光京畿一带就死了几百万人口,导致北方几无可调之兵,李自成卷土重来乘虚而入,北京最后只能大量太监充实守城,因此陷落”卢象升听罢,点了点头“卢某明白了,这就向皇上进言,定要扑灭瘟疫”他是以崇拜者的角度去看待的,虽然不太理解,但还是选择相信后世神兵的想法和做法。

一旁的史可法则是听的目瞪口呆,若是平时他一定会斥责危言耸听,尤其什么李自成卷土重来,北京陷落,那可是大逆不道之言,奈何卢象升竟频频点头,这是在平辽伯府,主人都言听计从,自己一个客人不便发作啊,卢象升见史可法不太理解,忙又将先遣团的一些神迹奇事说给他听,史可法时不时还问上两句,最后费了老大功夫终于让这位御史大人明白了,坐在眼前的是来自几百年后的军人,不是大明百姓,皇帝也是早就知道了,史可法终于放下心来,又随便地问了一句“高将军既然来自后世,那可知史某青史上如何?”

高师成顿了顿,说道“为抗击建奴南下,史大人在扬州坚壁清野,最后与几十万百姓尽皆玉碎”丁零当啷,一阵碗碟破碎的声音,史可法还没喝上一口的茶全掉地上了,这个结局太过超出想象了,连早有心理准备的卢象升都手抖了一下,史可法脸色苍白,抬起头来又问道,“建奴南下?大明真的亡了?~~~”高师成站起来深深一躬,“史大人不必忧虑,我等即来此就定会保大明江山永固,决不让外族踏进半步,还请史大人卢督师放宽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史可法的脸上总算重新有了血色,虽然还是半信半疑难以接受,但他心里清楚,若不是卢象升两次大捷,现在的大明江山如何飘摇,真的有亡国的危险,只要真能找到富国强兵的出路,他个人的进退安危就全是小事,他望向卢象升,见卢象升朝他点了点头“宪之莫急,此次神兵将在天津为朝廷训练新军,卢某正想推荐宪之去历练,不知你意下如何?”史可法摇了摇头,“此事不急,刚听高将军说瘟疫之事,史某想毛遂自荐清扫京城大街,还望建斗替某向皇上进言”卢象升闻言笑了起来,“宪之果然忧国忧民,卢某必向皇上举荐,定不负宪之一片忠君爱民之心”

高师成想就此告辞,去采办衣物和盐石灰等物,卢象升不肯,硬要挽留他,说你非大明人士,风土人情不太熟悉,要是再碰上如守门酷吏这样的小人很难应付,不如由他家人代劳,必然事半功倍,高师成本来不肯,城外还有几辆车等着,自己不能啥事也不做,卢象升说无妨,已经派家人前去联络,这些东西采购一定很快,不会误了天津防疫的,这才让高师成稍稍安顿了下来,而史可法在平辽伯府坐了半天婉拒了卢象升的饭约,感觉这半天信息量太大,得回去捋一捋,所以匆匆告辞,回他的客栈了。

门口有人通报,说是宫里有人来了,卢象升不敢怠慢,将他请进院内,来的太监不敢久留只是和他耳语了几句就走了,卢象升点了点头,原来是那个释放后的小太监回去禀报了掌印王承恩,将与高师成一起来京的事一说,又将曹化淳和高起潜的信递交了,王承恩看过信后,也不敢不报,说给了崇祯,崇祯一听有个神兵来了京城,本来想召见,后来觉得还是先观察一下于是王承恩就派了个太监前来提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