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元年十六日,大朝会。
见闻时代正式降临,刘阿斗新的一年的第一板斧也随之发动。
“着令”
“天下士子,凡进士举人秀才,调往大明各地,审核各地政令及其开展推进之事,若有恶政暴政,令各地锦衣卫配合捉捕缉拿。”
“令吴王朱允熥为主将,郑国公常茂为副将,衡王朱允熞为监军率领京营精锐,南下平安南叛乱。”
“多谢陛下天恩!”
作为大明朝的附属国,安南由陈家掌控是理所应当的。
只是那狗日的丞相竟然叛乱,灭了安南陈氏,只留一陈天平,叔叔可忍,婶婶都不忍。
吴王一行领旨离京。
“三哥,我们还能回来吗?”
“老四,我想就回不来了,如今二哥已经成为大明帝国皇帝,他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的弟弟还在京城享福的”
“那五弟?”
“放心吧,老五迟早也会出来,只不过还要几年”
此时的兄弟,早就不计较之前的那些仇怨。他们终究是朱家兄弟,大明的栋梁,不应该闹气而是应当外出展现大明风采
“再看看吧,不出意外的话,这将是我们最后一次看应天城了”
此时应天后宫中。
吕氏含泪洗面,为什么?她这是为什么?
为了权势,自己的好大儿舍得让自己十四岁的弟弟带兵。
她不明白也不想明白。
“母后,别哭了”朱允希为吕氏擦拭泪水眼中却一脸迷茫。
但他也明白之后他也像现在一样离开应天,离开他从小生长的地方,离开他的母亲,更有可能是一辈子都无法回来。
类似的场景在各家各户上演。
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结束之后,民众为再也回不了家的孩子感到悲伤,政客们早已握手言和,商人赚得盆满钵满,将军功成名就。
阿斗对于离别的场景,也是心有不舍。
但他,先是大明帝国的皇帝,才是一个人的儿子,一个人的丈夫。
“陛下”
小马皇后虽然不清楚皇帝的伤感有多深,但此时此刻,在后面抱住他便胜过万语千言。
而阿斗,做为大汉(明)皇帝,为了不让五胡乱华的场面,再次显现于这古老的帝国,只能不停征战,有时,他也曾问过自己,他后悔吗?
阿斗的回答: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