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长到原本模样后,停住不长了。
太子于是问道:
“所谓‘立帝货’,刚才那老和尚说你能知过去未来的吉凶祸福,可你又没有龟壳作卜,没有蓍草作筮,凭什么断人祸福?”
行者答道:
“我不需用任何卜筮之物,只凭一张三寸舌,万事尽皆知晓。”
太子道:
“胡说!自古以来,《周易》之书最为玄妙,以推断天下吉凶,使人趋利避害。”
“这需要依托龟甲蓍草方能决断,你凭什么口出狂言,断言祸福?”
“岂不是在蛊惑人心?”
行者笑道:
“殿下莫急,听我细细道来。”
“你本是乌鸡国的太子。”
“五年前,你国连年旱灾,百姓受苦,你父王与文武群臣日夜焚香祈雨。”
“当时正是无雨可降之际,钟南山来了一个道士。”
“他自称能呼风唤雨,还能点石成金。”
“你父王因过于信任他,竟拜他为兄弟。”
“可有此事?”
太子听后连连点头:
“确有此事!确有此事!你再往下说。”
行者接着说道:
“三年前,那道士忽然失踪,那时在御花园中与你父王饮酒作乐时,他忽然使出一阵神风,夺走了你父王手中的金厢白玉圭,回了钟南山。”
“从那时起,他便再也不见踪影。”
“你父王日夜思念他,无心再行赏玩,还将御花园紧闭至今。”
“这位皇帝,若不是你父王,又会是谁?”
行者听罢,哂笑不止。
太子见状,又追问他缘由,然而行者却闭口不答,只是冷笑。
太子怒道:
“这厮为何当说不说?竟然这般哂笑?”
行者答道:
“还有许多话未曾说,只是殿中人多,不是谈论之处。”
太子见他言语有因,便挥袖命军士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