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玄武门之变(2)

“那可说不准,你看那魏征,就是直言不讳,太子殿下也是文质彬彬,明事理之人,罪不至死啊,这还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呢。”也有官员不认同道。“这骨肉至亲都能下手,何况我们?”

小主,

“各位,别议论了,快到宫门了,这新帝是何人,相处了才知道,我们在这里说再多也无用。”有人看着快到的宫门制止道。

随着马蹄声逐渐减弱,武士彟等人来到了宫门前。这座宏伟的宫殿矗立在眼前,显得庄严肃穆。皇宫的朱红色大门缓缓打开,发出沉闷的声音,露出了一条通往朝堂的长长的白玉石阶。透过门缝,可以看到里面金碧辉煌的建筑和精美的装饰,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武士彟下马,将缰绳交给一旁的侍卫,然后整理了一下衣冠,准备步行入宫。他深吸一口气,踏上了那条通往朝堂的长长的白玉石阶。每一步都显得格外庄重,仿佛在告诉世人,他对这次面圣充满了期待和决心。尽管表面上看起来他镇定自若,但眼角的余光却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毕竟,面见皇帝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朝堂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他的神色严肃,双眸如同闪电般锐利,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的一众老臣。在这庄严的氛围中,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不敢轻易出声。

李世民的目光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了武士彟身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深意,让武士彟不禁心头一紧。这位皇帝的语气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武士彟,你可曾听闻玄武门之变?”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死寂。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武士彟,眼中满是疑惑和好奇。他们不知道皇帝为何会突然提及这个敏感的话题,这不是送命题吗?也不知道武士彟将会如何回答,能不能躲过这次的要命问题。

武士彟心中暗自一惊,但他很快恢复了镇定。

他单膝跪地,头微微低垂着,仿佛不敢直视皇帝的目光。他小心翼翼地回答道:“陛下圣明,臣听闻了一些,但不知其详。”他的声音低沉而恭敬,显示出对皇帝的敬畏之情。

“不知其详?”李世民的眉头微皱,这些老臣们就是老奸巨猾,语气中带着一丝怀疑和不满。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武士彟,似乎想要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他内心深处的想法。“那你可知,朕为何召你回长安?”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威严,让人不禁感到一阵紧张。他就是要追问到底,必须要有个出口了,否则这些老臣的心都不在他这里。

武士彟心中一紧,心跳骤然加速,但他面上依然保持镇定恭敬而又沉稳,他拱手说道::“臣不知陛下之意,但臣愿意忠诚于陛下,听从陛下差遣。”声音平静而坚定,让人感到他的决心和诚意。

李世民微微眯起眼睛,沉默了一会儿,目光如同一把利剑,穿过武士彟的外表,深入到他的内心深处。他仔细地观察着武士彟的神情、举止以及细微的动作变化,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端倪。然而,武士彟的表现让他无法轻易洞察到他的真实想法。

李世民的目光在武士彟身上来回打量了一番,他看到了武士彟身上的疲惫,也看到了他眼中的坚定。

“你的忠诚?”李世民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探询。

武士彟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着李世民:“臣忠诚于李氏江山,忠诚于陛下。无论陛下有何差遣,臣都会竭尽全力。为陛下守护这片江山,为百姓谋福祉。”

李世民的目光在武士彟身上停留了一会儿,然后渐渐变得温和。虽然他与武士彟并未有太多交集,但他听父亲说过,眼前这个人,是真心忠诚于他们李家,至于忠不忠心他,对他这次政变保持什么态度还是要观察观察。

"好。"李世民终于开口,他的声音充满了决心。“朕希望你的忠诚能够一直如初,不要让朕失望。”

“陛下放心,臣定当不负所托。”武士彟郑重地回答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李世民点了点头,满意地笑了笑。"我信任你,武士彟。你已经证明了你的忠诚,这次治理扬州有功,我会相应地奖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