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朝会上,傅青云手里捏着一张纸,沉着脸。
群臣不明就里,纷纷转头看去,心说,今儿上将军怎么了?
他扫视了一眼大家,扬了扬手上的纸,这是一份奏疏。
“诸位,我手上拿的是内务部起草的关于修缮皇庭宫殿的奏疏。根据这份奏疏上所列项目,修缮费用高达一百多万两白银。”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内务部的人说,这份账单跟前朝每年的修缮费用比较,连三成都不到。
但是,我今天要说的是,我们新朝,不是前朝,更不是旧朝。我们的使命是要让全国的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不是只顾我们自己过好日子。
所以,我决定。”
他停了一下,看着阶下众人:“从今年开始,以后不再每年修缮皇室宫殿。如确实损坏,根据需要再行修缮。另外,腾出一半的宫殿,作为京都学堂。给学生们读书。再将万和殿更名为争鸣殿,每年定期举办辩论大会,天下所有人,不问出生,不问年龄,不问流派,人人皆可参与论辩。”
此言一出,堂下一片哗然。大多数人对傅青云的决定表示赞同。也有少部分人担心这会降低皇家在百姓心目中的威信。
傅青云告诉他们,威信不是靠你拥有多少财富、站得有多高而决定的,而是你确确实实给人们带来什么帮助,为社会作多少贡献。也希望每位官员牢记这一点。
这些官员在每天与傅青云的接触中,慢慢地一点一点接受着傅青云的新思想。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
这日朝会,有人向傅青云禀报,大月国使臣昨晚到了京都,问今天是否安排接见。
傅青云一听,赶忙让人安排接见。而且还要求重要大臣一起参与接见。这可是新朝最铁杆的友好国家了,而且大月国公主还是他老婆呢,这是大舅哥家来人了呀。怎么能怠慢呢。
晌午时分,大月国使臣一行在外交大臣的带领下,来到高大宏伟、金碧辉煌的勤政殿。
朝堂两侧坐着几十位重要部门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