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兴师问罪

商人来经商的,一律与本县商人一视同仁,一样的待遇。

在这些政策的鼓励之下,仅一年时间,从周边郡县移居到金昌县的百姓就有三万多。要知道,那个时代,一个中等的县,总人口也就三万左右。这就相当于多出了一个县的人口。

这也引起了周边郡县的不满,那些县令、郡守们纷纷上报凉州州府,要求金昌县归还那些跑过去的人口,不得实施所谓的鼓励经商的政策。

他们还不知道金昌县实际上已经不属于凉州管辖了,也不属于大夏了。他们甚至要求罢免高昌和,治他的罪。

凉州州府接二连三地接到建昌、广昌等地官员的奏报,也觉得金昌县这些举动太过离谱。怎么地?不把凉州州府放在眼里了?想造反不成?

于是,便派出了官员前往金昌县问罪,同时还要把这一年来搜刮的钱粮一并带回去。

傅青云他们早料到迟早有一天,凉州州府会发觉不对劲,来兴师问罪。为了换取时间,悄悄发展,对凉州州府派过来的官员,口头糊弄一番后,便打发他回去了。

又过了两个月,周边那些郡县发现,根本没有任何改变。于是再次集体上访,找到方叔文,请其彻查金昌县令的不法行为。

方叔文也觉得这个高县令太不把他放在眼里了。两个月前答应的事情一件也没兑现,说稍后就把搜刮的钱粮运到定城的,也没动静。对此,很是恼火。

于是当即拟了奏折上报朝廷,根据建昌、西昌等郡县的反应 ,罗列了高县令的数条罪状。

很快,朝廷吏部的文书就下来了。着凉州知州代朝廷彻查金昌县县令高昌和及一干官员。查实后,将其押解至京城受审定罪。

同时,还委派了新的县令兼任钦差,携带圣旨一同来到凉州。

这日,新县令带着圣旨,凉州州府派出了通判等几名官员,带着二百多名官兵,浩浩荡荡地前往金昌县找高昌和兴师问罪。

队伍在金昌县城门口被拦住了。